本报讯 记者吴劲松报道 昆明市房地产开发与经纪协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10月,昆明主城五区二手房市场表现亮眼,总成交量保持稳健增长,同比增长14.49%。其中,住宅成交39075套,同比增长8.83%。这表明昆明二手房市场交易活跃度正稳步提升,量增价稳的市场特征日益清晰。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信息,今年1至10月,我国新房和二手房网签交易总量同比保持增长的城市有深圳、武汉、厦门、沈阳、南昌、南宁、贵阳、昆明等;二手房交易网签面积同比增长超10%的城市有上海、深圳、重庆、南京、太原、沈阳、厦门、南昌、武汉、长沙、成都、贵阳、昆明、常州、东莞等。
购房决策周期缩短
市场整体回暖,在昆明一线从业者身上有着最为直观的体现。德佑鑫秩润城店店长杨荣江近日非常忙碌,刚结束一组客户的带看,又立刻投入到意向客户的梳理工作中。“市场正一天天变好,这个月店里的业绩又比上月有了提升。”她说。
谈及增长原因,杨荣江将其归功于去年底以来实施的一系列房地产新政,有效刺激了需求的释放。她所在的润城店位于配套成熟的双塔片区,凭借其价格优势和成熟的商业、教育、交通配套,成为许多本地购房者的首选。今年前10月的成交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近20%。
更为显著的变化是客户心态的转变。杨荣江观察到,市场信心的恢复直接反映在决策速度上。过去可能要看十几套、犹豫四五个月的客户,现在遇到合适的房源,很快就能“下定”。这种“提速”现象,是市场从观望走向活跃的关键信号。
品质居住成核心诉求
在市场成交结构中,一个积极的变化正在发生,改善型住房需求的占比正逐步提升,并成为驱动市场的一股重要力量。
杨荣江介绍,与首次置业的“刚需”客户不同,改善型客户的需求更为多元和精细。他们不再仅仅满足于“有房住”,而是追求“住得好”。这部分客户更关注房屋本身的品质、社区的居住环境、周边的配套设施以及物业服务水平。他们希望通过“卖旧换新”或“卖小换大”,实现家庭居住质量的跃升。
房龄在10年以下、户型设计合理、社区品质优良的次新房源,尤其受这类客户青睐。改善型需求的持续释放,不仅推动市场向更高品质、更重服务的方向发展,也对中介服务品质和专业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旅居流量变经济增量
与以本地客户为主的市区门店不同,位于滇池草海西岸的德佑和邦融创文旅城店,则展现着昆明二手房市场的另一番图景。片区依托得天独厚的滇池景观和融创文旅城的综合配套,成功吸引了大量外地购房者。
“我们的客户里,省外及州市客户占比高达80%。”店长陈世武介绍,随着“旅居云南”品牌影响力扩大,昆明气候宜人、生活节奏舒缓的优势愈发凸显,正成为许多人的“第二故乡”。这些购房者不仅看好昆明宜居的生活环境,更看好其文旅产业的长远前景。他们购房的目的除自住旅居外,也多了一份资产配置的考量。通过购房置业,“旅居流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增量”。
这也倒逼中介服务模式创新。“很多外地客户先通过短视频及新媒体平台了解昆明的房产信息和市场动态,线上‘种草’后,再专程来线下‘按图索骥’。”陈世武表示,现在很多经纪人经营着自己的账号,通过直播看房、视频讲解等方式,将滇池美景和房源价值直观地传递给外地潜在客户。这种“线上引流、线下成交”的新模式,已成为风景区旁中介门店的核心竞争力。
对于当前市场的表现,昆明市房地产开发与经纪协会相关负责人认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最终将与城市的发展同频共振,随着城市配套基础设施的持续优化及提升,以及“旅居云南”政策的不断推动,预计昆明二手房市场将继续保持当前的平稳运行态势,为昆明楼市的健康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
上一篇:购买业务明年六月起开办
下一篇:人均预期寿命提升至78.8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