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6次增资至150亿!腾讯财付通小贷跻身全国第二,尾部玩家陆续离场
创始人
2025-11-22 20:25:42
来源:图虫

11月20日,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发布公告,同意深圳市财付通网络金融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下称“财付通小贷”)完成新一轮增资,注册资本由105.26亿元增至150亿元。

公告显示,深圳市腾讯网域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出资42.5亿元,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出资约2.24亿元,均以货币形式注入。

增资完成后,财付通小贷股权结构保持不变。其中,深圳市腾讯网域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持股比例95%,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持股比例5%。

自2020年以来,这已经是财付通小贷第6次增资。此次增资后,其注册资本在全国网络小贷机构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字节跳动旗下中融小贷的190亿元。

近年,小贷行业呈现冰火两重天态势。一部分小贷公司为了满足监管新规,将注册资本增至50亿元及以上;另一些自身经营不善的小贷公司,则选择主动离场。

5年来6次增资

财付通小贷成立于2013年10月,是腾讯控股旗下的小额贷款公司。据天眼查,马化腾间接持有该公司接近60%股权,为实际控制人。

财付通小贷业务涵盖小额贷和互联网贷,主要产品有“分付”和“分期”。其中,微信分付资金由财付通小贷及合作金融机构提供;微信分期资金仅由合作金融机构提供,包括银行、信托、消金公司等机构。

近年,该公司多次获股东增资。2020年3月,财付通小贷将注册资本从原来的3亿元增至10亿元;同年11月增至25亿元;2021年4月,继续增至50亿元;2022年6月,再度翻倍至100亿元,并于2023年1月增长至105.26亿元,如今增至150亿元,5年间增资6次。而在上一次增资至105.26亿元时,该公司注册资本就已经在全国网络小贷机构中排名第二。

资金补充方面,财付通小贷也有进展。财付通小贷是业内首家发行ABN的小贷公司。2024年1月,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披露文件显示,已接受财付通小贷50亿元的ABN注册。此后,其又多次获批注册ABN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除腾讯外,美团、百度、京东、携程等多家巨头旗下的小贷公司均获批ABN额度。

此外,财付通小贷高管近期亦有变动。11月5日,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批复,同意财付通小贷董事由滕辉变更为孙霄,董事、总经理由张钧变更为王鹏飞。同时,注册地址也在此次变更中发生调整,新注册地址位于腾讯自有物业——腾讯数码大厦。

上述批复文件还显示,同意公司章程“第四十一条至第四十八条中关于变更监事及取消监事会的相关内容”,这意味着财付通小贷将取消监事会这一治理机构。

从业绩来看,财付通小贷的营业收入波动较大。据Choice数据,2022-2024年,财付通小贷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7.16亿元、18.10亿元、11.35亿元;分别实现净利润0.32亿元、1.43亿元、2.25亿元。

2025年上半年,财付通小贷实现营业收入6.62亿元,实现净利润0.68亿元。

小贷行业仍在进一步出清

近年,小贷行业正面临洗牌。

政策方面,2020年11月,原银保监会与央行联合发布的《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跨省经营网络小贷机构的注册资本门槛为50亿元。

今年年初,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小额贷款公司通过银行借款、股东借款等非标准化形式融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其上年末净资产的1倍。

在此背景下,一些自身经营不善的小贷公司选择主动离场,还有一些违规机构陆续被监管部门清退。在过去10年内,小贷公司数量逐渐下滑。

据央行数据,截至2025年9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4863家;而2024年12月末,全国小额贷款公司共有5257家。与2015年末的8910家峰值相比,如今更是已减少超四成。

在退场玩家中,有不少非互联网公司。例如零售巨头天虹股份、怡亚通、仁东控股等企业均转让或宣布不再从事小额贷款业务。

不过,也有互联网大厂选择注销小贷牌照。今年10月,宁波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官网显示,同意取消狐狸小贷试点资格。狐狸小贷的唯一股东为搜狐旗下的金融科技集团——狐狸金服(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起步于2014年4月成立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服务平台“搜易贷”。

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互联网公司选择在小额贷款赛道上继续发力。除财付通小贷之外,京东小贷、中融小贷、西岸小贷等多家小贷公司持续增资,目前注册资本达到50亿元门槛的小贷公司约有12家。

其中,字节跳动旗下的中融小贷目前的注册资本为190亿元,最新一轮注资发生在2023年12月,在全国网络小贷机构中排名第一。

对于小贷行业业绩分化的原因,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付一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近年来,监管部门对小贷公司的资本实力、风险控制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推动行业整合。部分实力较强的公司通过增资提升合规能力,而资本不足或经营不善的公司则难以适应新规,被迫退出市场。

付一夫表示,随着大型科技公司如腾讯、字节跳动等进入小贷行业,其资金和技术优势明显,挤压了中小型小贷公司的生存空间,导致行业集中度提升。大型小贷公司凭借品牌和资本优势,能够以较低成本融资,而中小公司融资渠道有限、成本较高,进一步削弱了其竞争力。

对于小贷行业未来出路,中国城市专家智库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林先平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小贷公司应主动适应监管要求,完善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确保业务合规透明。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信贷审批和贷后管理,降低违约风险。中小型小贷公司可聚焦特定区域或细分市场,提供特色化金融服务,避免同质化竞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薛凯琪在演唱会上流泪演唱方大同... 11月22日晚,北京。薛凯琪在演唱会上唱了歌曲《回留》。据悉《回留》由方大同作曲、编曲,收录于方大同...
泰鸿万立在苏州成立汽车零部件公... 经济观察网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苏州泰鸿万立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应正才,注册资本...
商用车智能化闯关:成本、法规与... 来源:@经济观察报微博记者 周信“如果我们省不掉人,只是减轻一点疲劳,意义、价值并不是那么大。”11...
多点突破亮点纷呈,期待下一站“...     11 月12日晚,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体操男子团体决赛中,湖南队体操选手刘洋在吊环项目中展现强...
东阳籍院士增至16人 11月21日,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144人当选。其中,胡海岚(女)、骆广生两人为东阳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