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的荣耀——纪念民革前辈吴石烈士
创始人
2025-11-22 19:51:27

《沉默的荣耀》在央视热播,使沉默的荣耀不再沉默。但鲜为人知的是,吴石和陈宝仓烈士都是民革党员,在《福建省志》《福建民革志》《吴石传》《民革前辈与新中国》等史志及李济深《悼念陈宝仓同志》祭文中都有明确记载,遗憾的是电视剧和有关纪念场所并未提及。

名校状元

吴石,原名萃文,字虞薰,号湛然,1894年生于福州一个书香之家,父亲是清末举人。吴石天资聪颖,自幼随父在螺洲公学就读,后转入福州开智学堂。辛亥革命爆发后,17岁的吴石毅然投笔从戎,与挚友吴仲禧参加福建北伐学生军,北上南京,担任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警卫任务,随后进入武昌第二预备军官学校。1914年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与白崇禧、张治中、黄绍竑、蔡廷锴、宋希濂、吴仲禧等人是同期同学,1916年以全校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被誉为“吴状元”。毕业后,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两次东征和北伐战争,历任粤军上尉参谋、少校参谋,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四师参谋长,北伐军总司令部参谋处作战科长,福建省政府军事厅参谋处长等职。

1929年,吴石东渡日本保送留学,1934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日本陆军大学。吴石多才多艺,被誉为能文能武、能诗能词、能书能画、能英语日语、能骑能射、能驾能泳“十二能人”。回国后任职国民革命军参谋本部处长,兼陆军大学教官,先后出版《兵学辞典粹编》《孙子兵法简释》《最新军事航空述要》《近代战争与国防之本质》《警察学纲要》《新战术论》《日本近情鸟瞰》等十余部军事著作,1936年晋升陆军少将。

抗日儒将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吴石升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令部第二厅少将副厅长,参与制定武汉会战等作战计划,得到蒋介石垂询嘉许。经好友何遂介绍,与中共代表团周恩来、叶剑英、李克农等同志会晤,席间相谈甚欢。1938年8月,第二厅在武汉珞珈山举办“战地情报参谋训练班”,吴石主持并特邀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周恩来作形势报告、叶剑英讲授《游击战争概论》,对其影响很大。

1938年11月,吴石被桂林行营主任白崇禧推荐为桂林行营参谋长,负责拟定长江以南第三战区、第四战区、第九战区的对日作战计划。在桂南会战中,一举击溃号称“钢军”的日军第五师团,取得昆仑关大捷。1940年调任第四战区参谋长,收复南宁,取得第三次长沙大捷,先后荣获云麾勋章、宝鼎勋章、忠勤勋章等奖章。1942年,升任第四战区中将参谋长,兼第十六集团军副总司令。

1944年,吴石升任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参谋长兼副司令官,与中将副参谋长陈宝仓共事,共同解救保护了越南共产党主席胡志明同志。在柳州时,吴石还遇见了时任第四战区长官部军务处处长兼韶关警备司令、后任民革广东省委会副主委的吴仲禧将军。吴仲禧在抗战前夕就秘密成为中共特别党员,对吴石的影响较大。

1944年湘桂会战,日军为打通大陆交通线,调集16万兵力兵分三路对广西发动进攻,吴石一再电请中央军支援,但蒋介石素与桂系不和,导致桂柳会战溃败。吴石看到大批难民流离失所,尤其是六寨惨案险些丧生,两个儿子先后病亡,开始对蒋介石消极抗战不满,愤然辞职回到重庆,任军政部部长办公室主任参事。

参加民联

抗战胜利后,看到物价飞涨、民不聊生的情景,特别是蒋介石悍然发动内战,使吴石感到失望,多次发出“国民党不亡是无天理”的喟叹。1945年底,吴石在重庆秘密加入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

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简称“民联”,是国民党内部分爱国民主人士组成的民主派团体。1943年2月,在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支持下,谭平山、陈铭枢、杨杰、王昆仑、朱蕴山、吴艺五等人开始筹建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主张以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以及国民党一大宣言为主旨,与实行独裁的国民党右派进行斗争,以改造国民党。1945年10月在重庆“特园”召开第一次全体大会,选举产生中央常务干事会,谭平山任总干事。据民联中央监事、后任民革上海市委会副主委的吴艺五等人回忆,吴石就是在此后不久秘密加入民联的。

1946年4月,李济深、何香凝、蔡廷锴等部分国民党民主人士在广东成立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简称“民促”,李济深为主席。1947年11月,民联、民促和国民党其他爱国民主人士代表在香港召开国民党民主派第一次代表会议,决定联合组成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推选宋庆龄为名誉主席,李济深为主席,何香凝、冯玉祥、谭平山等为中央常委,公开宣言推翻国民党独裁统治,实现中国的独立、民主与和平,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一定贡献。

民革一成立,就建立了军事策反小组,利用在国民党内的人脉关系广泛动员国民党军队将领起义投诚,策反活动取得了很大成效。据不完全统计,民革组织和民革人士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共策反瓦解国民党军队达120万余人,先后参加民革组织的原国民党将军有600余人,其中上将39人、中将210人,少将300余人,也包括吴石将军和陈宝仓将军。

1946年5月,吴石回到南京,任国防部史料局局长,目睹国民党“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腐败乱象,让怀才不遇的吴石更加苦闷,深感失望。1947年4月,在时任国民政府立法院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的至交何遂引荐下,吴石与中共中央上海局书记刘晓等人在上海锦江饭店秘密会见,从此与共产党建立联系,成为隐蔽战线上的一名传奇英雄。

1948年6月,经吴石关照,好友吴仲禧以国防部首席监察官身份派往“徐州剿总”,获取到淮海战役前夕徐州“剿总”兵力部署、作战意图等核心机密,将情报交给中共华东局情报部部长潘汉年,对淮海战役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1949年3月,吴石冒险从南京抵沪,把一批绝密情报亲手交给何遂之子地下党员何康,其中有《长江江防兵力部署图》,受到三野参谋长张震的赞扬:“这对渡江作战很有帮助。”

吴石还积极参加民联组织的活动,在民联中央监事吴艺五的直接联系下从事情报工作。吴艺五是同盟会元老,与吴石同乡,也是保定军校校友,私谊甚笃。吴石来上海时常常住在族侄、大兴贸易公司经理吴长芝家里,重要军事情报经由吴长芝送到民联上海秘密联络点吴艺五处,再转交中共上海地下党负责人吴克坚。经吴石介绍,先后将吴长芝和福建省教育厅长李黎发展为民联成员。吴石通过民联这条秘密情报线提供了《国防部全国军备部署图》《沪宁沿线军事部署图》等核心情报,对解放宁沪杭地区起到了重要作用。

1948年底,吴石调任福建绥靖公署副主任,向中央社会部联络人谢筱廼提供了国民党军队在福建省的战斗序列、兵力统计情报和在长江以南川、滇、湘、粤、闽各省的部队建制、兵力等绝密材料,并将拟运往台湾的298箱军事绝密档案设法移交福州军管会。他还积极协助策反同乡好友、海防第二舰队司令林遵率30艘舰艇、1200余名海军官兵起义,使之成为人民海军的新兴力量。

深入虎穴

1949年7月,吴石奉中共地下党组织和民革中央的委派,准备赴台潜伏,配合解放军解放台湾。吴仲禧请其考虑选择是否就此留下、转赴解放区,但他坚定地表示:“自己为人民做的工作还太少,现在还有机会,个人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

1949年8月16日,在福州解放的前一天,吴石携眷飞往台北,就任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进入国民党军事机构最高决策层。1949年10月和11月,解放军攻打金门岛和舟山群岛先后失利。为尽快取回有关重要军事情报,华东局决定派在香港工作的女党员朱枫赴台与吴石联系。

朱枫,1905年生于浙江镇海富商之家,1927年毕业于宁波女子师范学校,先后在金华、武汉、皖南新四军军部、桂林、上海、香港等处从事文化与贸易工作,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11月27日,朱枫接到华东局的指示后,化名朱谌之,以探望女儿的名义从香港抵台。第二天,即与化名“老郑”的中共台湾省工委书记蔡孝乾取得了联系。

蔡孝乾,1908年生于台湾彰化,1924年考入上海大学,1926年当选日本共产党台湾支部中央常委。1932年到江西瑞金中央根据地,历任中央苏区“反帝总同盟”主任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到达延安后任西北苏维埃政府内务部长。全面抗战爆发后,任八路军总部政治部敌工部长。1946年7月奉命赴台,任中共台湾省工委书记,发展党员900余名,分设30多个地方支部。

朱枫向蔡孝乾转达了组织的要求,并告诉他自己住在台北市女儿家。蔡孝乾要了朱枫女儿家的电话号码,随手从口袋里掏出一张10元的新台币将电话号码记在上面。

一个星期后,朱枫带着中共华东局驻港特派员刘栋平给吴石的亲笔信,以陈太太的身份来到吴石寓所接头。吴石将《台湾战区战略防御图》,最新绘制的舟山群岛和金门岛《海防前线阵地兵力、火器配置图》,各防区的《敌我态势图》,台湾海峡和台湾海区的海流资料,台湾岛各战略登陆点的地理资料分析,现有海军基地并舰只部署分布情况,空军机场并机群种类架数,现有陆、海、空部队的番号、代号,各部队的官兵人数,火炮、坦克、装甲车等重武器并各类枪械、弹药的配备、库存数量,三军战斗部队团以上军官、主要军事机关科长以上人员名册,《关于大陆失陷后组织全国性游击武装的应变计划》以及5个戡乱区及15个重点游击根据地的负责人名单和兵力配备等绝密军事情报的缩微胶卷,庄重地交给朱谌之。

此后,每逢星期六下午四点,朱枫都会到吴石家去,将吴石准备好的秘密情报取回,然后按照预定方案,通过往来香港-基隆的“安福号”海轮特别交通员张大副秘密渠道及时传回大陆。吴石与朱枫前后见面6次,从未被发现。

几天后,这批情报通过香港迅速传递到华东局情报局,其中几份绝密军事情报呈送给毛主席。毛主席看到《台湾战区战略防御图》这样的重要情报高兴地说:“一定要给他们记上一功哟!”并即兴赋诗一首:“惊涛拍孤岛,碧波映天晓。虎穴藏忠魂,曙光迎来早。”

英勇就义

1950年1月下旬的星期天上午,朱枫像往常一样在10点前来到“建昌行”与蔡孝乾接头。出乎意料的是,“老郑”没有露面,却接到托人送来的一个“报警”字条,上面写着:“陈太太:老吴的生意亏本了。眼下市价低落无法推销,我拟外出,您不用等我了,请早日成行,切盼!郑字。”朱枫知道暗语“老吴”系台工委武工部长张志忠的代称,“亏本”即被捕的意思。蔡孝乾已隐蔽起来,不能来接头了,请朱枫早日撤离。

原来,台工委对台湾即将解放的估计过于乐观,有人竟将机关报《光明报》塞进蒋介石的士林官邸,蒋介石限令一个月破案。保密局特务抓到在台湾大学校园散发《光明报》的学生,从而抓到了给他们报纸的基隆中学校长、中共基隆工委书记钟浩东。钟浩东历经3天3夜的讯问,虽然表现得十分坚强,但夜以继日的讯问使他有些精神恍惚。他关心地反问讯问他的特务谷正文:“老郑怎样了?”谷正文警觉地问“老郑是谁?”虽然钟浩东不肯说出“老郑”是谁,但狡诈的谷正文猜测“老郑”肯定是个大人物。

谷正文,原名郭同震,1910年生于山西汾阳,1931年考入北京大学。“九一八”事变后入党,成为学运积极分子。1935年,被俘叛变成为军统特务。“卢沟桥事变”后,谷正文随北平流亡学生来到济南,和陈荒煤、荣高棠、张瑞芳等人组成“北平学生移动剧团”。1939年4月,移动剧团编入八路军一一五师战士剧社,郭同震任剧社队长。出身于地主家庭、一向自负的郭同震因不习惯八路军的艰苦生活和得不到重用心怀不满。1940年9月的一天晚上不辞而别,叛逃到济南,投靠日军宪兵队特高课长武山英一,成了一名汉奸特务,但他在自传中隐瞒美化了这段历史,自述“在林彪的八路军115师担任侦察大队长,在敌后游击时被俘”。抗战胜利后,郭同震化名谷正文回到军统,受到戴笠赏识,被任命为北平特种工作组组长,曾在北平和谈首席代表何思源市长房顶上安放定时炸弹,将何鲁丽妹妹何鲁美炸死;策划暗杀了民革党员、原陆军大学校长杨杰。国民党败退台湾后,任保密局侦防组组长,因凶狠狡诈有“活阎王”之称。

中共台湾工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陈泽民被捕后,经不住特务严刑拷打和对其子女的要挟,说出了“老郑”台北的住址。但当特务赶到该住所时,已空无一人。

电视剧《沉默的荣耀》故事情节虽然基本属实,“大事不虚,小事不拘”,但毕竟是电视艺术作品,在人物和细节上难免有艺术加工甚至虚构之处。根据保密局解密的原始档案和《谷正文回忆录》等记载,1950年1月1日,保密局侦察员在台北市泉州街26号经过2个月的蹲守,终于抓获一个叫“老郑”的人,但当时却并不知道这条大鱼是谁。

“老郑”被捕后的最初几天,谷正文对他进行“聊天”式的讯问。但“老郑”总是不着边际地乱兜圈子。几天后,“老郑”突然改变态度,声称愿与保密局合作,并带领侦察员去抓捕所谓的“交通员”,被老郑巧妙地利用复杂地形,趁黑夜逃脱。

“老郑”虽然逃跑,但狡诈的谷正文仍然从搜获的其私人物品中发现了一些线索,有张钞票上留有一个电话号码,笔记本上有“吴次长”三字。谷正文研判,“吴次长”就是国防部参谋次长吴石,但因吴石军阶高,没有确凿的证据也不敢轻举妄动,参谋总长周至柔令保密局先侦查求证。

除了电话号码和笔记本外,“老郑”遗留的公文包里还有一张年轻女人的照片。谷正文判断照片上的女人应该与“老郑”关系密切,于是请警务部门采用撒网战术,对照查找近期申请离台女人申请表上的照片。

1950年2月10日,警务人员在已获批的申请中,发现了一个叫刘桂麟的离境证,照片完全一致。申请材料里还夹着一张托办人的名片:东南长官公署交际科科长聂曦。经查对,申请表上有关姓名、地址等信息全是假的,于是聂曦被捕。原来,这个女人是蔡孝乾的小姨子马文娟。蔡孝乾警觉到危险后,想把有暧昧关系的同居小姨子送回大陆去,就请朱枫帮忙办特别通行证。朱枫转托吴石妻子王碧奎,王碧奎找到吴石的原副官东南行政长官公署总务处上校交际科长聂曦办理。

同时,谷正文根据台币上的那个电话号码,找到了朱枫前夫的女儿陈爱莲,发现朱谌之于1949年11月底从香港来台,在两个星期前已离台去了舟山群岛。

原来朱枫看到老郑留下的那个字条后,立即去吴公馆跟吴石商量。此时,台湾的空中、海上航线已全部紧急封航,只有一架军用运输机拟于4日飞往舟山群岛。2月4日傍晚,朱枫在王碧奎堂弟、空军司令部参谋王济甫的帮助下,搭乘这架军用运输机飞赴舟山,准备伺机乘船前往上海。

朱枫到了舟山后,正值国共两军隔海对阵,一时无船渡海,于是住进沈家门私立存济医院。根据陈爱莲提供的地址,2月18日,保密局浙江站站长沈之岳将朱枫逮捕。朱枫趁特务不注意,企图吞金自杀,被发现后带到医院紧急抢救。2月26日,朱枫被押解回台湾,受尽严刑拷打,但始终坚贞不屈。

2月27日晚12点,保密局人员突袭吴石寓所。谷正文谎称自己是吴石的老部下,以关心为幌子,为了减免老次长的罪行,希望非军人身份的王碧奎主动承担些责任,套出了吴石曾见过朱枫的消息。

第二天,保密局以军事间谍罪名将吴石逮捕。据谷正文《关于吴石案的一些补充》载:在保密局逮捕吴石之前,“吴先一日已服用多粒安眠药,当时又以左轮枪自戕,乃就捕。”在搜查吴宅的过程中,搜出无线电报密码本和一份手写的军事情报,经核对笔迹,确认是国防部中将高参陈宝仓所写,陈宝仓随即被捕。

陈宝仓,字自箴,河北遵化人,1900年生于北京。1923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九期,历任晋绥军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师参谋长。1937年初,出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武汉分校教育长。抗战爆发后,历任第八集团军少将参谋长,第四战区司令长官部代理参谋长,第四战区司令长官靖西指挥所中将主任。抗战胜利后,任国民政府军政部特派员,在青岛接受日军投降,随后任联勤总部第四兵站中将总监。1948年春加入民革,受中共华南局和民革中央的派遣赴台开展情报工作,在“国防部”任中将高参。

陈宝仓被捕后,虽遭受酷刑,但拒不“认罪”,只说和吴石交换情报是正常的工作关系,保密局始终没有从他那里得到有价值的口供。吴石在保密局看守所经历了多次酷刑和反复审讯,但始终坚贞不屈,保密局档案记载“对吴石的侦讯是最困难的”。

1950年3月,谷正文通过追查拷问,得知“老郑”躲往嘉义农村,便派看押过他的特务去查找。3月20日,特务们在当地的乡间路上看到一个穿西装的人,追上去一看正是“老郑”。原来他在乡下躲藏1个多月,感到清苦难耐,想到镇上西餐馆吃顿牛排解馋,没想到第二次被捕。

蔡孝乾被捕后很快叛变,在一周内便供认了自己的职务,并公开发表声明与国民党合作,造成400多名共产党人和民主人士被逮捕,导致台湾工委下属组织全部被破坏。保密局先后破获80多起“间谍案”,其中因蔡孝乾叛变被抓捕讯问、清查的关系人,竟达1800多人,有1100余人壮烈牺牲。

经过两个多月的侦讯审理,6月10日,由二级上将蒋鼎文任审判长,战略顾问韩德勤、刘咏尧等任审判官的特别法庭,在国防部军法局秘密开庭,当庭宣布判处吴石、陈宝仓、聂曦、朱谌之4人死刑,立即执行。

1950年6月10日下午,天空下着蒙蒙细雨,吴石、陈宝仓、聂曦、朱谌之等四人在台北马场町从容就义。临刑前,吴石从容吟诗:“天意茫茫未可窥,遥遥世事更难知。平生殚力唯忠善,如此收场亦太悲。五十七年一梦中,声名志业总成空。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

吴石之女吴学成认领父亲遗体殓葬。陈宝仓女儿陈禹方在台北的同学殷晓霞准备经香港到上海考大学,于是请其将陈宝仓骨灰带到香港。1950年7月,殷晓霞乘船到达香港,由于没有“入港证”无法登岸,只好将骨灰盒绑在身上,趁夜潜水偷渡登岸,将骨灰盒交给接应的人。

民革中央主席李济深亲自提供书面证明,证明陈宝仓1949年受中共华南局和民革中央的派遣赴台湾开展地下工作。1952年,毛泽东主席签发了《革命牺牲工作人员家属光荣纪念证》,授予陈宝仓革命烈士称号。

1953年,在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举行了隆重的骨灰安葬和公祭仪式,国家副主席、民革中央主席李济深亲自主祭,在《悼念陈宝仓同志》的祭文中明确说:“1948年,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派吴仲禧同志由香港到南京做地下工作,与陈宝仓同志联系,由此他就参加了民革地下组织。民革中央派吴石同志到台湾从事策反,陈宝仓同志自动要求同往,毅然负起深入虎穴的艰巨任务。吴、陈二同志到台湾后,由陈宝仓同志搜集情报,交由吴石同志转送香港中共负责人。因为事机不密,被蒋匪帮察觉,于五零年三月与吴石同志同时被捕,同年六月十日被杀害。我们的同志和祖国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

无名英雄

由于隐蔽战线的特殊性,吴石的子女长期承受外界的误解。1973年11月,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心下,追认吴石为革命烈士。1993年2月,吴石夫人王碧奎在美国去世后魂归故里。1994年4月,吴石女儿吴学成从台湾捧回了父亲的遗骨,将父母合葬于北京西山福田公墓。

2013年12月,为纪念在台湾牺牲的隐蔽战线上的无名英雄,有关部门在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内落成无名英雄纪念广场。我们在中央党校学习期间,组织党性教育现场教学,有幸瞻仰了这些隐蔽战线上的无名英雄。

从公园东门进入,一路拾级而上,没走多远,就来到了无名英雄纪念广场。广场依山而建,坐西面东,视野开阔。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巨幅景观墙,以黑白两色曲线隐喻海峡两岸,上面镌刻着毛主席的题诗:“惊涛拍孤岛,碧波映天晓。虎穴藏忠魂,曙光迎来早。”

沿着景观墙左右台阶拾级而上,两边的花岗岩墙壁上镌刻着陈仪上将、徐会之中将、蔡汝鑫中将、李友邦中将、段沄中将等846位牺牲于台湾隐蔽战线的烈士英名。每个名字的后面,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广场正中屹立着一座高4米、长14米的纪念碑,纪念碑正面是五组浮雕。浮雕前矗立着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四位英烈的雕像,目光坚定地望着远方。雕像前铜匾上有一段铭文:“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垂不朽。”

深秋的香山,层林尽染,枫叶流丹,漫山红遍,就像烈士的鲜血染红了山峦。广场上人很多,有不少大人带着孩子,也有三三两两的年轻人和老人。人们手捧菊花,一个个放慢脚步,自发地走到烈士像前,敬献鲜花。我也跟随在人群中,默默地献上一束鲜花,深深地鞠了三躬,向无名英雄们表达崇高的敬意。

作者系民革中央常委、民革山东省委会主委

来源:团结报团结网

原标题:《孙继业:民革的荣耀——纪念民革前辈吴石烈士

编辑:闫嘉欣

责编:张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二十次峰会宣... 每经编辑|张锦河     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11月22日,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宣布,...
三亚警方:李某为吸引流量,编造... 转自:中安在线11月22日,三亚警方通报:近日,李某(女,34岁)在网络发布“其在三亚海边拍照被欺诈...
KYN28高压开关柜知识精讲 (来源:电力四射)
铁路部门扩容提效 全力保障“全... (来源:千龙网)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闭幕后,由粤港澳三地首次联合承办的全国残特奥会也即将启幕,广州南、...
苏超上演续集 #惠若琪张常宁也来看双城赛了#【#苏超上演续集#】11月22日晚,第二届江苏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对抗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