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望京博格投基)
转自:望京博格投基
博格目前主要有三个账户:
场内ETF账户资产250万元;场外基金账户资产550万元;投顾组合持仓资产110万元,合计持仓近1000万元了。
原本以为10月份亏的够多了,没想到11月份亏损的更多,博格回顾一下账户盈亏情况:
场外基金账户11月累计亏损25万了,10与11月两个月累计亏损44万;
场内ETF账户11月累计亏损10万了,10月11月两个月累计亏损20万了。
若考虑投顾组合的亏损,10月11月两个累计亏损超过70万了,这个回撤真的有点大,博格一时有点承受不了。
不禁问自己:“牛市还在吗?”
接下来聊聊博格资金的思考,不一定对,仅供大家参考:
(一)市场情绪极度低落
历史上,中国股市长期缺乏资金。直到近几年,随着市场利率走低,保险公司被迫开始大量买入红利股,包括A股和港股的红利股。
即便如此,绝大多数投资者仍更关心短期涨跌,而非长期表现,因为大家都想赚快钱。
结果就是,中国股市受情绪影响很大。尤其是当市场不再上涨、短期赚钱无望时,市场情绪会迅速回落。
例如,最近中金公司合并信达东兴,持有停牌股的证券ETF、券商ETF、香港证券ETF几乎没有出现溢价。
近期,AI泡沫与地缘事件对投资者情绪的影响,甚至超过了关税战。或许是因为关税战已非首次,而AI泡沫与当前的地缘局势却是新一轮的挑战。
年底市场缺乏新增资金,投资者情绪又普遍低落。一旦美股大跌,A股与港股往往顺势跟跌。
有人抱怨说:“美股涨了十年,回调一下很正常,我们A股和港股凑什么热闹?”
但现实就是如此,即使不愿接受,也必须面对。
(二)400亿资金抄底
昨天的ETF净申购数据出来了。
博格看了一下,昨天市场大幅回调中,有400亿资金抄底ETF。
具体而言:
沪深300净申购流入49.34亿;
中证A500净申购流入32.94亿;
中证500净申购流入39.52亿;
中证1000净申购流入33.83亿;
创业板指数净申购流入34.87亿;
科创50指数净申购流入38.90亿;
证券公司指数净申购流入20.53亿;
恒生指数净申购流入24.06亿;
接着,一定会有人问:
(1)有资金流入,市场为什么还跌?
目前沪深300总市值约65万亿元,流通市值约21万亿元,跟踪沪深300的ETF合计规模约1.2万亿元。
以11月21日为例,当日沪深300ETF净申购49.34亿元,仅说明投资者用49.34亿元买入了ETF,基金管理人相应买入49.34亿元沪深300成分股。
在任何一时点,成分股股份数量固定:有人买,必有人卖。ETF端出现净买入,意味着现货端的投资者整体在净卖出。
有人猜测是“某队”在借道ETF托市,博格更倾向于理解为部分资金逢低加仓。
(2)某ETF持续获得资金流入,是否就代表它会涨?
未必。
持续净申购只能说明有资金在布局该ETF,但“有人布局”与“ETF上涨”并非同一概念。
博格把ETF资金流向当作观察投资者动向的窗口,而非涨跌的先行指标。
补充一点:很多行情软件用盘口数据估算“资金流入/流出”——按买一价成交算流出,按卖一价成交算流入。这种估算仅反映瞬时买卖意愿,并非真实资金动向。
相比之下,ETF的份额增减是实打实的申赎记录,对应真实的资金流入或流出。
(三)关于未来的市场
讲真,博格为这次回调也是做了一些准备。
最近一个月合计减仓差不多110万:
其中机床(浮盈40%)清仓获得20万、化工(浮盈15%)清仓获得18万,科技侠组合(浮盈130%)清仓获得70万。
之后,加仓价值ETF50万,巴西ETF20万,绿电10万,剩余30万提前还部分房贷。
即便如此,最近两个仍旧亏损70万,太难了。
博格跟大多数投资者只关心短期啥行业上涨不一样。
因为我深知没有人可以预测未来,能做的事情就是基于长期角度思考该配置什么。
最近十年博格都是按这个逻辑在投资者,获得了年化约13.5%的长期收益,近十年仅有两年跑输沪深300,其余年份都跑赢沪深300。
若按“看好的行业在低估的时候买入”的逻辑,博格觉得港股的估值更具有投资者。
恒生消费、恒生科技、港股通创新药的市场温度均低于30度了,从长期角度看都是有配置价值的。
港股通非银虽然温度低,关于保险公司的很多盈利来源市场上涨,需要再回调一下才更有投资者价值。
(四)本周操作汇总
减仓10万价值ETF(之前持仓50万);
加仓5万港股通科技ETF(159262)
加仓5万电池ETF(159755)
加仓2万医药汉堡
加仓1万红利汉堡。
没人能预测未来,更没有人能预测市场走势。
博格会继续按自己的逻辑进行投资与晒实盘,或许你的观点与博格不一样,咱们不用争论,让时间来证明一切。
本期周报就到这里,大家点赞支持。
PS:提前还一部分房贷资金已经落实,年底前不会再提前还房贷了。
上一篇:王丽娜:沪上小雪,塌饼暖香
下一篇:深学细悟 实干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