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提示:谨防落入公考“陷阱”
创始人
2025-11-22 06:13:04

  本报讯(记者 林靖)一年一度的“公考季”即将拉开帷幕,不法分子也随之设下考试“陷阱”,相关诈骗时有发生。公安部网安局提示考生注意,谨防落入六类公考“陷阱”。

  考前培训类陷阱。一些不法分子违规开办公务员考前培训班、面试辅导班,谎称会有曾参与过考试命题的专家来培训班授课;但实则无证经营、虚假宣传,收取较高的报名费来骗取钱财。

  出售考试真题类陷阱。一些不法分子在考生交流网站、社交媒体群内发布虚假广告信息,谎称专业提供公务员考试正确答案;但实则以买卖笔试题和面试题答案为名实施不法行为,牟取不法利益。

  替考包过类陷阱。不法分子在网络上伪装成“高材生”,声称可以当“公考枪手”,帮助考生“成功上岸”;但实则以替考需制作假证件为由收取手续费,并要求考生提供个人信息,骗取考生钱财和个人隐私信息。

  山寨网站类陷阱。不法分子利用山寨网站进行“钓鱼”,搭建山寨“考试网”网站,以发布“预报名、干部调配录用”等虚假政策信息为诱饵,吸引考生上当;或打着官方网站名义,在这些山寨公务员网站上打广告,推销山寨版公务员考试专业书籍,牟取非法利益。

  公考查分类陷阱。不法分子假冒相关部门、机构,到处发送含有虚假链接的短信、电子邮件,一旦有人轻信并点击,往往就会被骗取个人信息、账号密码,并进一步造成财产等损失。

  修改分数类陷阱。一些不法分子以认识招录单位人事部门负责人、能走后门为名设诱饵,谎称能修改公务员考试分数,并称后期还能保证通过面试,骗取当事人一笔不小的“活动费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乐摩科技(02539)11月2... 乐摩科技(02539)于2025年11月25日-2025年11月28日招股,拟全球发售555.56万...
动向极其危险,国际社会需高度警... 新华社北京11月24日电(记者袁睿、刘杨)外交部发言人毛宁24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回答日方将在与中国台湾...
金辰街道政企沙龙促多民族文化跨...   本报讯 记者胡耀元报道 日前,盘龙区金辰街道“跨界融合 创见未来”政企沙龙活动在昆明理工泛亚设计...
86岁陈燮阳天津指挥“传奇”音... (来源:天津日报)转自:天津日报  本报讯(记者 王洋 摄影 姚文生)日前,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音乐...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第八次代表大... 新华社北京11月24日电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第八次代表大会24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