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本报讯(安龙县融媒体中心 唐金 陈秋)“我们身后这棵黄连木、榉树挨着长的‘夫妻树’,年轻人每到三月三就来这里对山歌,结婚也要来宣誓。它是我们布依族人的传承,保护得比较好。”黔西南州安龙县新桥镇巧烂村洒垤组党支部副书记韦荣超,带着镇里林业专家穿梭在古树群中,介绍树木的种类、树龄及背后的民俗故事。
近日,新桥镇全面启动古树名木专项保护行动。为摸清古树名木“家底”,该镇组建由林业技术人员、村干部和“老村民”组成的专项普查组,深入各村实地勘查,详细记录树木树龄、胸径、生长环境、健康状况等核心信息,建立“一树一档”电子档案。
同时,该镇落实“一树一人”保护责任制,全方位织密保护网络。新桥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林业工程师巧雷介绍,“主要采取三重保护。安龙县林业局统一制定牌子,我们挂牌保护;各村的生态护林员统一巡护;发动当地群众自发保护。”
据统计,新桥镇目前登记纳入台账的古树名木共42棵,涵盖枫香、金丝楠木、黄连木等多个珍贵品种,主要分布在荷花、木科、巧烂等村。
“我们将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推动古树保护与乡村旅游文化传承深度融合,让千年古树守护一方水土、滋养世代乡亲。”巧雷说。
上一篇:在南京,听见世界文化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