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鸡蛋,大大的科学
创始人
2025-11-22 02:21:51

  鸡和鸡蛋,不仅是厨房里的营养来源,更是实验室里的“超级明星”!最近,科学家以蛋黄为培养基,成功从鸡身上,提取出特殊的“万能细胞”——胚胎干细胞,它们能够发育成任何组织和器官,就像拥有一套能拼出完整生命的乐高积木,为医学研究和物种保护打开了全新的大门。   主笔:于梅君

意外发现:蛋黄“喂养”胚胎干细胞

  最近,美国南加州大学干细胞研究团队有了个很牛的发现!他们利用蛋黄提取物作为培养基的核心成分,结合其他关键因子,成功从鸡和另外7种禽类里,分离出真正的胚胎干细胞,还能长期保持它们的稳定特性。

  这些禽类胚胎干细胞用处可大了——不管是研究胚胎怎么长大、实验室里培育家禽,还是拯救那些濒危甚至已经消失的鸟禽类,都有很大潜力。

  这项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知名期刊《自然·生物技术》上。

  研究团队起初试图在培养皿中,让鸡的胚胎干细胞存活,但这些细胞如同娇嫩的婴儿,在传统培养液中总是“无精打采”。

  当研究团队将目光投向蛋黄时,出现了转机。他们发现蛋黄中富含的“卵转铁蛋白”,就像专门为细胞准备的“超级配方奶粉”。当把这种天然成分加入培养体系后,原本萎靡的细胞突然焕发活力,快速生长。

  “这就像找到了与细胞对话的正确语言。”研究人员兴奋地表示,“蛋黄中的天然成分,比任何人工配方都更适合细胞生长。”

  更令人惊喜的是,这些被成功培养的干细胞,展现出惊人的“变身”能力——从最细微的神经细胞到复杂的内脏组织,几乎无所不能,堪称“万能细胞”。

万能细胞:想变啥就能变成啥

  为了验证这些干细胞的真实能力,科学家设计了一个精妙实验。他们选取了白化病鸡的胚胎——这种小鸡由于基因缺陷,本该通体雪白。

  实验过程犹如施展魔法,研究人员将普通有色鸡的胚胎干细胞,精准注入白化鸡胚胎中。随着胚胎一天天发育,令人惊叹的景象出现了——破壳而出的小鸡,竟然身披色彩斑斓的羽毛!

  这个实验证明,这些“万能细胞”确实具有超强能力,能在其他个体中正常“工作”。

  研究团队解释说,真正的胚胎干细胞有两个“超能力”:

  一是能无限“复制自己”,一个变俩、俩变四,还能始终保持最原始的“干细胞身份”;

  二是全能选手,不管是在实验室的培养皿里,还是放回胚胎中,都能随心所欲变身为任何细胞——肌肉细胞、神经细胞、骨骼细胞,简直想变啥就能变成啥!

  这项研究的影响力远不止于家鸡。研究团队成功从其他不同禽类体内,分离出胚胎干细胞,包括鹌鹑、鸭子、火鸡、孔雀、野鸡,甚至体型庞大的鸵鸟。

  这项发现意义重大,未来可能帮助我们保护濒危鸟类,甚至让一些已经消失的珍禽重新回到我们身边!

抗癌先锋:鸡与诺奖的不解之缘

  其实,鸡蛋的贡献远不止于这次的干细胞突破。它在科学界的辉煌历史,可以追溯到一个世纪前,与鸡相关的研究,更是催生了多位诺贝尔奖得主。

  20世纪40年代,科学家丽塔·莱维—蒙塔尔奇尼做了一个看似平常的实验:把小鼠的肿瘤移植到鸡胚里。没想到,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就算肿瘤没和鸡胚的神经系统直接“碰面”,鸡胚神经系统也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开始异常生长。

  这激起了丽塔的强烈好奇心。她和同事斯坦利·科恩一起,经过无数次探索,终于成功分离出了神经生长因子(NGF)。这个发现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人类认识神经系统发育的大门。

  1986年,丽塔和斯坦利因为这项研究,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研究神经生长因子的过程中,科恩还意外发现另一种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EGF),它就像细胞生长的“小马达”,能让好多细胞快速生长和分裂。

  这帮助我们理解了一个重要问题:为什么正常细胞会变成癌细胞?  原来,细胞表面存在着特殊的“接收天线”,它们像智能开关一样,控制着细胞生长。当这些“开关”损坏时,细胞就会失控增殖,最终形成肿瘤。

  这个发现,就像是给癌症靶向治疗找到了“靶心”。如今,医学界已研发出多种精准抗癌药物。例如,治疗肺癌的靶向药物,就是通过修复这些故障“开关”来挽救生命的。

  鸡对癌症研究的贡献可不止这些。1909年,美国有位农民发现,家里有只鸡胸部长了肿瘤。他担心是传染病,便把病鸡送给了科学家佩顿·劳斯。

  劳斯研究发现,就算把肿瘤细胞和细菌都过滤掉,剩下的肉瘤提取物,还是能让健康的鸡长出肿瘤。1911年,他第一次提出病毒可能会导致恶性肿瘤的观点。不过,这个理论当时遭到很多质疑。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劳斯的发现终于得到认可。1966年,他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段从病鸡到诺奖的传奇,也成为科学史上的佳话。

鸡胚胎:深藏不露的“科学巨星”

  2018年,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的科学家做了一项超级震撼的实验——他们把人类的胚胎干细胞,移植到了鸡胚胎里。

  让人惊讶的是,人类的细胞不仅活了下来,还像个小指挥家一样,诱导鸡细胞形成了第二根脊柱和神经组织。

  这个实验就像一场“跨物种对话”,首次证明人类也有“组织者”细胞群。这是一群特殊细胞,它们就像胚胎发育的“领路人”,能引导胚胎朝着正确的方向发育。

  研究者惊叹:“当你把‘组织者’移植到鸡胚胎里,就像有一套神奇的‘语言’,能引导禽类细胞发育成脑和神经系统。而且,这套‘语言’在两栖动物和鱼类身上也适用!”

  鸡胚为啥能在生命科学研究里一直“火”下去呢?原来,发育早期的鸡胚绒毛尿囊膜阶段,血管特别丰富,就像一个天然的“免疫缺陷小世界”,各种实验在这里都能顺利开展。

  而且,鸡胚的发育过程,就像一场精彩的“现场直播”,便于观察和操作。所以,它成为发育生物学、肿瘤学、药理学等领域科学家离不开的研究工具。

  在科学的漫漫长河中,鸡胚就像一个神秘的“宝藏盒子”,一次次为人类揭开生命奥秘提供了关键线索。

  如今,随着“万能细胞”的成功提取,关于鸡的科学传奇正在续写新的章节,就像一位深藏不露的“科学巨星”,继续在探索生命奥秘的道路上发光发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扎根沃土 砥砺奋进 新华社记者 韩佳诺 太行深处,订单农业催开老乡的笑颜;西北戈壁,供销直播间将特色农产品送进千家万户;...
“天下嘉峪关”夜游项目入选“2... 本报嘉峪关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于晓明)近日,由嘉峪关市申报的“数字赋能推动长城文旅融合‘破圈出海...
甘肃单日用电量创历史新高 本报兰州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王占东)据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统计,受今冬首轮寒潮大风天气影响,甘肃采...
科技赋能保障粮食安全 技术创新... 后焕文 青稞是青藏高原最具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优势作物。为保障甘南州粮食安全,着力解决好种业“卡脖...
对接产业升级新疆高校培育新质生... (来源:中国改革报)转自:中国改革报□ 祝坤艳 刘鑫岳 郭凯新疆这片广袤的土地承载着国家能源安全、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