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经纪人”打造出“社区综合体” 全龄段人群都能来 “运动处方”受热捧
创始人
2025-11-21 17:57:36

转自:扬子晚报

“下巴微收,挺胸收腹,身体前倾……”近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在常州市钟楼区五星街道清云澜湾社区综合体里看到,一位康复训练的教练正在教一名小学生做拉伸运动。记者注意到,该社区综合体里,有适合老人特别是高龄老人的健身房,有面向备考群体的自习室,有面向都市白领的疗愈空间,还有面向全龄段的康复中心。这里不仅为老年人提供专业的正骨推拿和运动处方,竟然还吸引了大量中青年人和青少年来到这里进行健康矫正。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清云澜湾社区的康复中心正致力于解决青少年脊柱侧弯、驼背等问题,并通过“运动处方”帮助大家保持良好的身体姿势。

深受青少年喜欢的HADO运动

周末学生扎堆来到社区里的康复中心

记者在清云澜湾社区综合体里看到,这里不仅有阅读空间、自习室,还有即将投入使用的长者健身房、康复中心等区域。进入康复中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整洁温馨的环境,配套设施完善,正骨推拿区域、运动康复区域一应俱全。与传统的医院不同,康复中心更注重针对性和舒适度,不仅迎合了社区内老年群体的健康需求,竟也成为了大量中青年人群体的健康选择。

“小明,别驼背,坐直了。”每当放学回家的六年级学生小明(化名)坐下来时,妈妈都会提醒他,但是收效甚微。但长期的圆肩驼背,不仅身姿不好看,家人还担心影响生长发育。小明是清云澜湾社区康复中心的新客,刚刚来了两次。因为持续的错误姿势,驼背、圆肩、高低肩、长短腿的情况一样都不少。来了第一次之后,小明走路的姿势明显挺拔了不少。

正骨

康复中心的正骨师袁师傅向记者介绍,像小明这样的青少年群体,因生长发育快,骨骼尚在塑型过程中,长期不正确的坐姿、站姿极易导致脊柱问题。正骨治疗能够起到短期的矫正效果,但为了长期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运动和自我锻炼必不可少。袁师傅表示:“即使短期通过正骨调整了脊柱,如果不注意日常的锻炼和良好姿势,很快又会回到驼背圆肩的状态。”

此外,记者还采访了多名前来康复中心治疗的上班族。朱先生是一名从事IT行业的上班族,长期久坐、缺乏运动使得肩膀问题愈发严重,尤其是遇到天气变化时,肩膀的疼痛尤为明显。“两次正骨之后,我的肩膀疼痛就彻底好了,没想到这么快就能看到效果。”朱先生表示,康复中心的治疗不仅缓解了他肩膀的不适,还开出了“运动处方”,要求他每天做一些简单的拉伸和肩部锻炼,保持正确的坐姿,避免再度复发。

同样的,申女士作为一名销售经理,长期需要站立工作,导致右腿肌肉紧张,甚至引发疼痛。她告诉记者:“来这里已经做了三次治疗,疼痛感有了明显改善,医生还为我定制了运动处方,我会坚持做这些运动。”康复中心的治疗方式和运动处方得到了申女士的高度评价,她认为这样的综合性治疗帮助她实现了更好地恢复。

因人而异的“运动处方”受欢迎

“正骨治疗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尤其是像坐办公室、玩手机、长时间开车等现代生活方式,都会导致脊柱问题的反复”康复中心负责人表示,在正骨推拿后,配合一套针对性的运动处方至关重要。

运动处方是康复中心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设计的一套日常锻炼计划,目的是通过纠正体态、拉伸肌肉和加强核心力量,进一步维持治疗效果,并避免疾病的反复。记者了解到,这些运动处方不仅面向青少年,也适用于各类中青年上班族,帮助他们增强身体素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程教练是康复中心的一名专业运动康复师,他在采访中告诉记者:“对于长时间伏案工作的白领,或是坐姿不当的学生来说,治疗后有必要配合一些针对性的运动。这样不仅能有效减少脊柱健康问题的复发,还能延缓脊柱退化的速度。”

据介绍,正骨治疗后,患者的日常锻炼动作会专门针对脊柱、颈椎、肩膀等问题部位进行修复,运动处方不仅仅是体能训练,还包括正确的姿势引导,帮助患者重塑身体意识,避免错误的生活习惯对脊柱产生再次伤害。

不仅是上班族和青少年,退休老人霍女士也是康复中心的常客。霍女士经常来康复中心进行艾灸治疗。“我每天都做艾灸,感到整个人都放松了,腰部、背部的疼痛也好多了。”霍女士表示,通过艾灸和推拿的结合,她的身体健康得到很大改善。

社区经济人:为社区服务注入新动能

清云澜湾社区综合体里不同功能区逐步投入使用,背后都能看到“社区经纪人”李晓燕忙碌的身影。2024年底,她创立星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立志打造一个能串联资源、激活社区的枢纽型社会组织。清云澜湾社区正是她首个“试验田”。面对2000平方米的待运营空间,她没有盲目招商,而是用近一个月时间发放问卷、入户走访,精准了解居民最真实的需求。

长者运动空间

如今,这一片空间在她的精心谋划下已集聚7种业态。记者在即将开放的长者健身房看到,场地内的每一件设备都为老年人量身设计,可通过扫脸登录,记录运动数据、生成个性化建议。73岁的老张家住附近,听说楼上即将开放长者健身房便特意赶来看看。看着崭新的长者健身器材感慨地说:“等这地方开了,我们这些老年人就能安心锻炼了,再也不用在马路边拉双杠。”

李晓燕的努力,不仅让社区综合体成功落地,也让社区服务真正落地生根。从康复中心到长者运动空间,从公益课堂到家门口的便利服务,她正在用“经纪人”的理念,把分散的资源串成一张温暖的网。澜湾森活空间的探索,或许正为城市社区治理提供了新的样本——让每一栋楼、每一位居民,都能在生活的半径中找到归属与幸福的坐标。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郭靖宇

校对 盛媛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信证券:2026年度造纸行业... 转自:财联社【中信证券:2026年度造纸行业预计底部改善 金属包装行业将迎来春天】财联社11月21日...
财联社汽车早报11月21日 转自:财联社两部门发布《新能源汽车政府采购需求标准(征求意见稿)》11月20日,财政部会同工业和信息...
四川阆中警方凌晨通报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11月21日凌晨,四川省阆中市公安局发布“警情通报”:11月20日,阆中市一学生...
@近视的你 当心甜食正在悄悄损...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用眼过度、强光刺激……这些常见的视力“杀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日常生活中有一个...
直击车展 | MoLA架构发布...   Hehson科技讯 11 月 21日上午消息,在华为乾崑生态大会上,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