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盛心幼儿园和智瞳教育联合举办的“规划港未来 从小开始”分享会上,台山商会学校汤敏仪校长一登场,就用朴实直接的语言抓住了家长的注意力。“幼小衔接,不是让孩子小学一年级的题全做完,而是看他能不能坐得住、听得进、表达得出来。”
汤校长从香港学校的真实课堂出发,拆解了幼儿园到小学过渡的几个关键点:孩子能否听得懂老师指令、能否用普通话或粤语表达、是否具备基本的英文听说能力、有没有形成简单的学习习惯。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决定了孩子能否顺利适应香港小学的节奏。
对于考虑香港路径的广州家庭,她给出两条很实在的建议:一是尽早在家里营造双语环境,多用游戏、绘本、歌曲让孩子接触英语;二是认真选择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教育环境,确保学校的教学理念和未来想走的路线一致。
香港学校在教学端很专业,但在面对大量来自内地、对政策不熟悉的家长时,往往无法提供足够细致的个案咨询。“智瞳香港择校、智瞳AI择校这些服务,可以在学校之外,为有香港身份规划、香港升学打算的家庭提供前期筛选和路径设计。
智瞳创始人单新强则认为,像汤校长这样在一线办学多年的校长,是智瞳国际教育和智瞳K15择校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国际教育”的布局,离不开本地学校的支持和反馈。“只有把本地学校真实情况听明白,智瞳AI择校给出的匹配才有意义。”
编辑:贾珮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