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观新闻)
第六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昨天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静安展区品源文华展台,仿佛一个微缩的全球文博文创店:梵高自画像毛绒玩偶、向日葵冰箱贴、古埃及萌神巴斯特猫毛绒挂件……这些源自浦东美术馆奥赛艺术瑰宝展、上海博物馆古埃及文明展等顶级IP的文创产品,是企业文化解码后的二次创作。
“新一代消费者天生具有文化共情,他们追求兼具国际化视野与社交属性的产品。”静安区企业品源文华战略副总裁龚晏道出消费新趋势。这家于2022年底落户静安苏州河畔四行天地的文化企业,正是看中静安区的独特生态:这里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承载区,更是文化创意、科技创新的交汇点。
这一选择已初见成效。数据显示,去年仅占上海0.6%土地面积的静安区,贡献了超过全市6%的生产总值(GDP),展现出强劲的文化产业发展势头。
本报记者 叶辰亮摄“一个城区的核心竞争力,已从单一的资源优势,转向文创、科创与商业三者深度交融、相互滋养的生态系统。”市政协常委、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执行院长金江波注解:文创有了科技的加持,内容形态常变常新;商业有了文创的引流,摆脱了同质化竞争;科技有了商业的应用场景,研发成果能快速验证和变现。
静安区正打造全球年轻力中心的当下,三者形成稳固的三角支撑,持续造血。
共创:“断货王”邀网友共创
在静安展区,奥赛展“断货王”——“炸毛的梵高”玩偶格外引人注目。橙色爆炸卷发,萌趣可爱的设计,既保留梵高精神特质,又具备传播潜力。
创作初期,设计师借助AI工具大量生成概念原型,最终筛选出的形象在社交媒体持续发酵:网友打趣“炸毛的梵高”,更热情参与二创,为梵高换装、收集不同版本。每个人都在这个不羁、真实又略带躁动的形象中,看见自己心中的梵高。
“获取IP只是第一步。中游的IP内容组织与消化能力,直接决定了最终产出的创意质量与文化深度。”龚晏说,“这要求团队不仅要深刻理解IP内核,还要能对其进行创造性转译,甚至引入消费者共创机制。”
比如,企业与上海博物馆首次合作“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时,原本较为小众的《红衣男孩》画作出乎意料地受到观众喜爱。适逢春节档期,团队迅速响应,两周内开发出包括杯垫在内的10余款衍生产品,形成市场热度与用户情感的双重共鸣。
静安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当下的IP开发生态中,创意不再是孤立的灵感迸发,而是能够借助科技手段持续激发、并依托商业反馈不断迭代的“活水”。文化IP在循环再创造中被赋予持久生命力,创造新的价值。
如亚洲首展的《消失的法老》VR(虚拟现实)沉浸式体验,创下10万人次观展、2000万元票房的纪录;静安国际光影节成为8K超高清投影技术的天然展示窗。顶级体验直接带动所在商圈及周边的餐饮、零售等消费超亿元,很多人“为一场展,赴一座城”。
B.Duck小黄鸭的进化也能看到这一逻辑的延续。从2005年的一只“浮水鸭”起步,B.Duck已成长为落户静安、辐射全球的全产业链IP,持续游弋在设计与科技交融的潮头。
本报记者 叶辰亮摄本次展品中和大英博物馆联名的浮水鸭,就是由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团队设计。企业商品零售中心总经理廖旭晖透露:“公司已战略投资AI科技企业,积极探索AI在两大维度的应用。”对内,AIGC辅助设计师进行产品线构思与图案生成,大幅提升创作效率,释放无限灵感潜能;对外,开发“智能玩具”,通过AI技术增强与消费者的互动体验,让静态的IP形象变得可对话、可成长。
静安未来也将成为企业布局零售板块的重心。“我们近两年拓展潮玩产品线,定位年轻人群体,能有效为静安引入年轻消费流量。”
共生:全球年轻力中心形成完整生态链
在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专业总工程师钟律看来,当下年轻人热衷的City Walk“远不止是休闲方式,更是一种与城市深度对话、主动发现并参与本土叙事的过程”。基于这一认知,团队将街区本身视为一个“超级IP”进行打造。
在此视野下,静安区正以大悦城为核心,在苏河湾区域全力打造“全球年轻力中心”。未来,这里将依托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等高校资源,将“插画100”等作品IP落户在百联仓库群、天后宫、苏河湾万象天地等地标,构建从“IP创生-沉浸体验-版权交易-全球首发”的完整生态链。
为支撑这一生态,静安区推出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体系:对开展科技创新与研发设计的文创企业与机构,最高可给予1000万元资金支持;鼓励培育原创IP,对完成商标注册或版权登记的企业,最高支持100万元;对以文创IP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项目,可给予不超过500万元的扶持。
钟律介绍,接下来,苏河湾IP产业生态可概括为“三港”协同:创生港是产业的策源地,汇聚了卡游总部、新时尚学院、数字内容工坊、国际设计实验室等机构。专注于上游孕育创意,解决IP“从0到1”的源头问题;苏州河历史建筑群作为首发港是“秀场与放大器”,在四行仓库、百联仓库等富含历史底蕴的空间里,通过举办国际级数字艺术展、时装周等活动,演绎孕育出的IP;商业综合体与公共空间是消费港,是“市场与价值转换器”,覆盖产业下游。在苏河湾万象天地、慎余里等商业场域,通过年轻力街区、国潮快闪、次元集市等空间,将IP转化为可消费、可体验的商品与服务,完成价值兑现。
静安区相关负责人说,“国际静安”形象因此愈发丰满。购物天堂之外,更成为前沿技术的试验场、全球文化的灵感发生器,一个文旅商体展融合发展的卓越城区,持续向世界释放创新活力与年轻魅力。
原标题:《文创、科创、商业“三体闭环”,静安“超级IP”如何串联城市年轻力》
栏目主编:祝越 文字编辑:张晓鸣
来源:作者:文汇报 王宛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