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晨曦微露,花香浮动,期报传媒一行迎着朝阳走进昆明市中国斗南花卉展览馆,“2025年大宗商品平台典型案例企业考察”活动由此拉开序幕。
步入展览馆,一面绚烂的永生花墙映入眼帘。据展览馆工作人员介绍,在斗南,一条鲜花之路串起了花卉产业、文旅产业和无数人的梦想。从肩挑背扛的田间地头,到享誉世界的亚洲花都,几代人在种业端、种植端、市场端的深耕细作成就了今日的斗南奇迹。
精准复刻的智能花卉大棚内,温湿度与光照被智能控制系统精准调控。采后处理中心里,从分级到包装的全流程自动化闭环,将鲜切花的损耗率压缩至5%以下。这便是现代农业以“智”造芬芳,绘就的未来图景。在有趣的互动中,考察团成员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现代花卉产业的魅力:指尖轻触,体验“云端”种花的乐趣;戴上VR眼镜,瞬间“穿越”到凌晨沸腾的花市;在模拟电子拍卖席上,体会买家争分夺秒的竞价魅力;走进直播间,看云南鲜花如何借力电商,飞入寻常百姓家。在参观过程中,考察团成员全面了解了斗南花卉产业的前世今生,深切感受到技术革新如何重塑传统产业的基因。
为带动斗南花卉产业迈上新的台阶,2022年,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云南省政府批准设立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下称交易中心),这也是本次考察活动的主要目的地之一。来到交易中心展厅,巨型数据屏上,跳动的数字勾勒出斗南鲜花的全球版图——作为亚洲最大花卉交易中心,2024年,这里的交易量达到141.76亿枝,交易额突破115.74亿元,连续25年全国第一,鲜切花远销日本、新加坡、泰国、越南、俄罗斯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就了“花香飘四海”的传奇。在展厅的文化墙上,一“核”引领,“两翼”齐飞的发展蓝图徐徐展开,清晰勾勒出从“亚洲花都”迈向全球花卉产业高地的进阶路径。“一核”即交易,以市场为导向,交易为抓手,创变交易模式,助力云花产业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两翼”即品种、技术、研发等产业核心竞争力,以及通过全产业链数字化服务平台构建的强大配套服务能力。
在几个足球场大小的仓库中,停满了前来送货的三轮车,交易中心工作人员指着远处正在卸货、分拣的质检人员介绍到:每天清晨,周边的花农都会把当天采摘的鲜花送到这里,经过人工分类、机器检测,严格按照交易中心制定的A-E级标准进行分级,并进行简单包装后,成为当天的拍卖标的。为了方便种植户运输,交易中心在核心产区的乡镇设有鲜花集中站点,花农只需把货送到最近的站点,就可以集中运往交易中心。
另一个仓库内,一排排装满鲜花的货架有序排列,这里摆放着已经过质检分级的鲜花。由一辆电动车头牵引的几十节移动货架,在一眼望不到头的仓库里穿行,犹如一列列“小火车”。“我们这里没有冷库,只提供矿泉水为鲜花保鲜,因为这些鲜切花当天就可以完成提货。”据交易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每天有超过700万枝鲜花在这里完成交易。
据工作人员介绍,交易中心采用“荷兰式降价拍卖”交易模式,在每轮竞拍开始前,拍卖师会根据当天拍卖品种的行情设定初始拍卖价格,如果在1秒之内就完成交易,说明需求量很大,拍卖师就会在下一轮竞拍中适当调高价格。因此,根据拍卖形成的鲜切花交易价格指数可以真实地反映市场的供需情况,可谓中国花卉市场的“风向标”,亚洲花卉价格的“晴雨表”。
参观过程中,考察团成员还围绕供应链金融、产融结合、订单农业等议题与交易中心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通过实地考察与现场观摩,考察团成员真切感受到现货交易对实体产业的强劲带动作用。下一步,他们将把此次考察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深度融入交易平台建设,推动平台服务全链条升级,进一步赋能实体产业高质量发展。
Hehson合作大平台期货开户 安全快捷有保障下一篇:又见濒临退市股遭爆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