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祺瑶)昨天,市文物局与清华大学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将发挥优势,加强科学研究、课程开发、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聚力赋能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北京是全球世界遗产数量最多的城市,文物资源丰富;备案博物馆总数达266家,数量居全国城市之首。此次市文物局与清华联手,将发挥文博领域资源优势,以及高校在教育、科技、人才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加强科研和重点项目合作,开展高层次人才培养与交流,助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一系列研究课题率先启动,目前已经确定的重点项目包括:双方合作推进北京中轴线的保护与传承,推动老城整体保护;开展北京长城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相关研究,助推长城文化带及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联合开展文物和文化遗产“数实共生”保护利用项目,依托数字科技,加强北京地区文物保护和活化利用;打通博物馆和高校资源,推进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
“今后,我们将在清华大学的支持下,聚焦重点项目,在科技赋能文化传承上聚力攻坚,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深化融合,打造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高地。”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立新说,“十五五”时期,文博系统将立足首都“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统筹文物保护利用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推进琉璃河遗址申遗工作,做好北京中轴线和老城,大运河、长城、西山永定河三条文化带等文化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推进北京历史文化溯源工作,以首善标准建设“博物馆之城”,深化国际交流与文明互鉴。
清华大学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双方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将本着“平等互利、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创新、共同发展”原则,进一步加强科研合作,推动文博课程开发与学科建设,开展教育培训与专家学者交流活动,深化国际交流与传播,推进系列优秀研究成果落地,助力首都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
上一篇:王国维改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