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工人日报)
“水无形而有万形,不争故而能得万物”——干支流远不像长江黄河那般分明的珠江水系,因岁月交织时光冲刷,生动而统一地塑造着这片区域的性格。大道似水,兼容并包,南海之滨的粤港澳大湾区,在2025年的这个深秋时节给中国体育留下浓墨重彩的绚丽画卷。
从11月9日晚“同心之火”在广州奥体中心点燃本届全运会主火炬“天海之冠”至今, 过去12天时间里,这是属于全运盛宴的独家记忆。
世锦赛冠军廖桂芳在女子举重76公斤级比赛中,以本届全运会开幕式后首个超世界纪录(挺举)的成绩夺冠,这是十五运会赛场屡创佳绩的一个缩影。游泳赛场,13岁的于子迪一举刷新尘封13年的女子200米个人混合泳亚洲纪录的背后,是新生代“中国泳军”劈波斩浪的雄心壮志;跳水赛场,名将陈芋汐的强势包揽(女子10米台单人和双人),和12岁贵州小将吴仕杰初出茅庐的“水花消失术”一起,为中国跳水继续夯实着“稳稳的幸福”;田径赛场,虽然不少项目与世界水平仍有差距,但16岁的“小孩姐”陈妤颉连夺女子100米和200米冠军,以全运会历史上最年轻“女飞人”的表现诉说着“爱拼才会赢”的励志故事……
今年是洛杉矶奥运会周期的开局之年。十五运会承担着“承下启下”的重任,是在新周期开局阶段对中国体育整体实力的一次大检阅、大练兵。在2021年东京和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连续取得突破的中国体育,用本届全运会的佳绩频出,用全方位对标奥运会的清晰战略脉络,展现着面对新挑战的决心和信心。
从今年5月8日群众赛事活动定向项目决赛在茂名打响至今,过去6个多月时间里,这是属于十五运会群众体育赛事真正体现“全民参与、全民共享”特色的独家记忆。
全运会群众体育赛事的举办,使得更多普通人有机会登上全运会这一国家级的赛事平台,尽情展示健身风采,轻松享受运动快乐。
从2021年8月获得本届全运会承办权至今,过去4年多时间里,这是属于粤港澳三地栉风沐雨、合舟共济,呈现出一届圆满全运会的独家记忆。
随着十五运会的筹备,尤其是马拉松等跨境赛事的成功举办,粤港澳“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规三地”等创新举措不断涌现,成为大湾区破壁融通的实践。赛事期间,粤港澳三地接待游客超2000万人次,“体育+旅游”消费显著增长。粤港澳体育赛场上“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的跨境协同新探索,为区域融合发展积累了大量宝贵和可复制的经验。
面朝大海,向潮而立!醒狮、咏春、端午赛龙舟,这是大湾区;粤菜、粤剧、港片流行乐,这也是大湾区;活力、创新、持续竞争力,这更是大湾区。随着十五运会的举办,“激情全运会,活力大湾区”的主题口号已然具象化。
珠江一水远赴海。凭借这片土地有容乃大的从容气度,依靠南粤人民注海成陆的过人胆识,可以预见,在越来越多“中国速度”“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加持下,粤港澳大湾区的日新月异,注定会成为南海之滨新的景象。
(本报深圳11月20日电)
下一篇:第50万辆小米汽车在京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