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工人日报)
本报讯 (记者康劲 通讯员魏鸿娇 朱佩玉)“这钱是孩子的学费,是老人的药钱!要是要不回来,真不知道咋跟家里人交代……”近日,农民工老李攥着皱巴巴的务工记录本,声音一度哽咽。然而,短短一天后,在甘肃省瓜州县劳动保障维权中心的努力下,他和三位工友便接过了封装整齐的工资款——4个信封,共计3.1万元的工资,一分不少。
这场高效利落的“追薪行动”,不仅解了农民工的燃眉之急,“一日速决”的高效实践,更是瓜州健全欠薪治理长效机制的缩影。
此前,老李和同乡满怀希望来到瓜州县某工程项目工地务工。然而,工程临近尾声,承诺的工资却一再拖欠,从“等验收”到“走流程”,最后连电话都无人接听。老李等人的希望渐次落空,抱着一线希望,他们走进了瓜州县劳动保障维权中心。
接到老李等人的诉求后,维权中心立即启动快速处置机制,一场为农民工权益“撑腰”的硬仗旋即打响。工作人员兵分两路,双线并进:一路下沉一线,与老李等4人面对面,耐心倾听、细致核查劳动合同、考勤记录等关键凭证,在最短时间内精准固定了欠薪事实;另一路则主动出击,约谈项目负责人,多次沟通,认真解读《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法律法规,明确告知其拖欠工资将面临的法律后果与信用惩戒。
政策宣讲与法律震慑形成合力,涉事项目方及时正视问题。仅用一天时间,便完成了工时核实、工资核算等“程序”,所欠款项也筹措到位。当工资款交到农民工手中时,老李紧紧握着工作人员的手,所有的担忧与委屈,此刻化作了连声的“感谢”。
发放现场之外,维权中心监察员趁热打铁,将“流动普法课堂”开到项目工地,用通俗语言讲解如何签合同、如何留凭证、遇欠薪如何维权,为农民工武装起自我保护的“法律盾牌”。
瓜州县劳动保障维权中心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探索构建“预防为主、调解优先、多元化解”的欠薪处置新路径,用心用情用力筑牢民生保障底线,让广大农民工劳动有尊严、生活更安心。
下一篇:油茶果飘香采收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