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天津日报)
转自:天津日报
本报讯(记者 马晓冬)昨日,海关总署会同国务院相关部门对天津临港综合保税区开展正式验收,签署验收纪要并颁发验收合格证书。这标志着天津临港综合保税区已具备封关运作条件,我市开放型经济再添发展新引擎。
作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综合保税区具有开放层次高、优惠政策多、功能齐全、监管流程简化等特点,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平台载体,对发展对外贸易、吸引外商投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2023年6月5日,国务院批复设立天津临港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5.56平方公里,陆上边界全长8.4公里,海上边界全长6.2公里。昨日,验收组听取了天津临港综合保税区建设主体的现场汇报,实地查看隔离围网、卡口设施等建设情况,经评审,天津临港综合保税区的基础和监管设施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此次通过验收后,天津临港综合保税区将发挥区位优势,利用临港区域码头岸线资源,探索建立“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的功能体系,打造国际贸易、物流分拨、展示交易、检测维修、金融服务和研发制造六大核心功能。同时,立足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重点打造海洋经济、氢能等标志性产业链,为区内优势产业提质增效提供支持。
目前,我市已拥有5个综合保税区,分别为天津港综合保税区、天津泰达综合保税区、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天津滨海新区综合保税区和天津临港综合保税区。
上一篇:紧盯“关键少数”强化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