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转自: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本报记者 王磊 刘红伟
盛夏时节,烈日炎炎,冰爽的柠檬茶是很多人喜爱的消暑佳品。柠檬饮品受到市场追捧,带动柠檬市场需求持续攀升。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博白县,越来越多的农户投身柠檬种植产业,为柠檬饮品市场提供优质的原料。
为帮助农户解决“融资难”问题、助力柠檬产业蓬勃发展,博白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下简称“博白县联社”)主动担当,以金融“及时雨”精准滴灌,为当地柠檬产业注入强劲发展动力。截至目前,博白县联社已累计发放贷款超1500万元,铺就了一条“小柠檬”撬动“大产业”的乡村振兴之路。
产业兴农
柠檬经济“热”起来
近年来,博白县依托气候与土壤优势,种出的柠檬香气浓郁、汁水充沛,迅速打开了广东、福建等沿海市场。然而,受生长周期、技术设备等因素制约,在柠檬维保、采摘、收购高峰期,柠檬种植户的资金周转压力倍增。博白县联社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调研,针对农户差异化金融需求,结合“小福希易贷”系列产品,“一对一”制定融资方案,以低利率的产品、快审批的流程、灵活还款的方式助力柠檬种植户扩大种植规模、引进优质种苗,让“酸果子”变成“甜产业”。
在博白县,一家拥有1000亩香水柠檬种植基地的某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曾在转型种植柠檬的道路上举步维艰。由于柠檬树龄尚短,初期挂果率低、收成欠佳,该合作社的资金链濒临断裂,发展陷入僵局。
博白县联社得知这一情况后,迅速组建专业团队,深入该合作社的种植基地、加工车间展开调研。针对种植业前期投入大、资金回笼周期长的行业特性,该联社充分考量该合作社的实际经营状况与发展潜力,为其量身定制了一套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不仅及时为其发放了200万元贷款,还主动降低贷款利率,大幅减轻了该合作社的融资成本压力。
为进一步延伸产业链,该合作社将收购的柠檬加工制成即食香水柠檬片,不仅提升了产品附加值,还形成了辐射带动效应,目前已成功带动周边农户新增柠檬种植面积近2000亩。
精准施策
金融支持“实”起来
博白县联社的金融帮扶不仅滋养着规模化柠檬种植合作社,也为众多个体农户点亮了致富的希望。家住博白县江宁镇的王女士守着自家几亩地,一心想投身柠檬种植,却因资金缺口踌躇不前。
博白县联社工作人员通过深入走访了解到王女士的资金需求后,核查其家庭收支情况,评估其偿还能力,并综合分析当地柠檬市场的供需数据,在做好贷前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当天就为王女士发放了15万元农户小额信用贷款,1-3年放款期限灵活选择,正好匹配柠檬生长周期。
“许多农户有种植经验,却因资金短缺难以扩大种植规模或升级技术。博白县联社的贷款支持为接下来扩大种植规模所需的土地流转、种苗采购、有机肥施用、滴灌设施等关键环节提供了资金保障。”王女士欣慰地表示。
像王女士这样从博白县联社获得信贷支持的柠檬种植户共有120余户。为破解农户抵押难、担保少的痛点,该联社多措并举组建专项服务团队,综合研判农户的种植规模、客户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结合“整村授信、户户有信”工程,为农户提供适配的金融方案,通过“桂盛富民”平台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农户少跑腿”。
从解暑饮品到富民产业、从资金短缺到丰产增收,在金融活水的浇灌下,博白柠檬产业焕发生机,博白县联社以有温度、有速度的金融服务,实现了金融业与柠檬产业的“双向奔赴”。未来,该联社将持续聚焦特色农业,不仅支持种植端,而且将资金支持延伸至冷链运输、电商销售等环节,以金融活水助力当地形成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柠檬产业链,以更优质的服务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