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湖晚报)
转自:南湖晚报
N晚报记者 黄烨 富玲燕 摄影记者 盛佳淳 部分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黑白琴键带来生命色彩
钢琴有88个键,36个黑键、52个白键。浩浩神情专注,背脊挺得笔直,每天都用双手在黑白琴键上弹奏出一首首曲子。
“两岁多的时候,他还不会说话,身边人总是安慰我说孩子‘开口’晚。”香姐回忆着,随着浩浩慢慢长大,她发现浩浩和其他孩子有些不一样。
一天,香姐看到孩子坐在沙发上,不知疲倦地将电视机遥控器拆了装、装了拆……她带孩子去做评估,得出结论是自闭症倾向。不死心的她又带着孩子去了上海等大城市看诊。
心中的侥幸,最终被确诊自闭症的一纸诊断书给“浇灭”。
她带孩子去上海针灸治疗,当孩子哭喊时,只能将孩子紧紧抱住;她想教孩子讲话,但是一个词讲了千百遍,孩子依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她想带孩子融入社会,但是早教班里,浩浩显得那么格格不入……
孩子的眼睛就像一片深海,吸收了她的所有热情和希望,却没有一丝波澜。
孩子5岁,她将孩子送去嘉兴市阳光智障(孤独症)幼儿教育康复中心,在孩子接受正规康复治疗的同时,自己也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深入了解后,她才发现还有很多类似命运的家庭,大家分享有效的康复方法,一同“前行”。
而在枯燥的康复训练中,香姐也有意外发现。一次音乐律动课后,浩浩竟然能用电子琴将老师课上弹奏的音符重复弹出来。
香姐心中燃起了希望,是不是孩子有这方面的天赋?但是现实并不是那么美好。在个训课上,老师弹奏乐曲并不会引起浩浩的互动。某个时刻,浩浩又会突然去弹起琴来。
学琴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香姐却有着一股执拗劲,她将孩子送去钢琴老师家进一步学习。
“一开始,浩浩和我几乎没有交流。”钢琴老师朱莉佳也在摸索如何教这个特别的孩子,她反复弹奏乐曲,浩浩在感兴趣的时候就跑过来用一根手指将主旋律弹出来,这样的情况维持了半年多。后来,朱莉佳留意到浩浩对动物感兴趣,便在教学中融入动物声音和故事,浩浩的注意力才被吸引过来了。以此为契机,上课氛围才逐渐改善。
浩浩不大说话,只用行动表达。课后老师布置的每天练习钢琴的遍数,他从来不会少。这样一坚持就是10年。
“他和别的孩子不一样,我就要接受他的不一样。”音乐让浩浩的情绪更为稳定,也在平复香姐的心情,黑白琴键让母子俩的生活多了些色彩,“他是喜欢音乐的,我们就让他慢慢学着。”
平凡生活开出美丽鲜花
“想去尝试一下吗?”“想。”
“你会在舞台上,很多人在台下看着,你可以吗?”“我可以。”
香姐一直记得两年前的那个场景。那时,得知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演出,招募同台演奏的孩子,钢琴老师建议浩浩参加。
浩浩不负众望,以优异的琴技被选中了。香姐却有自己的顾虑,“浩浩从没有在公共场合演奏过,他对外界环境又很敏感,而且候场的时间很长……”香姐的忐忑,伴随着浩浩登台。
当看到浩浩在舞台上自如地弹奏钢琴,当观众的掌声如潮水般响起,香姐才发现自己早已泪流满面。“真的,太不容易了。”香姐想起那个时刻,依然激动不已。
时间的流速,在普通孩子和自闭症孩子的世界里并不相同。“爸爸”“妈妈”的发音,别的孩子或许是自然而然就会,香姐却教了浩浩无数遍;学习穿衣穿鞋,别的孩子可能演示一次两次就好,浩浩却要反复教导千百次。
香姐也一直在努力,让浩浩融入社会这个大家庭。到了上小学的年纪,香姐决定让浩浩进入嘉兴市实验小学东校区学习。与特殊教育学校相对,这些学校被家长称为普校。而对于香姐来说,她也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因为她得去做一个陪读妈妈。
没想到孩子们一句无心的话语,差点把她打倒。
“你是浩浩的奶奶吗?”香姐也知道童言无忌,但是看着镜子里自己不修边幅的穿着和发胖的身材,她一下子泪如雨下。曾经,香姐也是一个爱美的姑娘,但自从将生活的重心移到孩子身上,她已经很久没有在意自己的身材,也没有添置漂亮衣服。
浩浩无法理解妈妈为何流泪,而香姐来不及继续难过又要面对新的一天。
面对其他家长和学生的疑问,班主任王老师主动私信家长们,在答疑解惑的同时,也科普一些自闭症的知识——自闭症孩子只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并不会主动妨碍别人。很快,香姐也感受到了班级其他家长的善意。
在学习上,浩浩要付出更多努力才能跟上。白天老师讲课,晚上母子俩就回家复习再复习。香姐发现,学习对于浩浩来说就像执行相应的代码,方法得当的话也能有不小的进步,“比如写字、计算,给他指定好规则和步骤之后下达指令,他就能一板一眼地重复做。”
后来,浩浩又顺利地在北京师范大学南湖附属学校读初中,每天按部就班地生活。
平淡的生活,让香姐乐在其中。在钢琴考级中斩获十级优异成绩,在“鸟巢杯”全国青少年冰雪文化艺术创作活动中喜获二等奖……浩浩也总是会给家人带来惊喜,让他们的生活开出鲜花。
微弱星光也在努力绽放
“高高的青山上,萱草花开放,采一朵,送给我,小小的姑娘……”简单的舞台上,香姐拿着话筒,眼角不时望向钢琴的方向——浩浩正在演奏。过去,她总是站在舞台下的角落里,望着聚光灯下的儿子,在今年的嘉兴市“残疾人文化艺术周”活动上,她第一次站上舞台,和儿子一起演绎歌曲《萱草花》。
她的歌声不经修饰,却让台下观众湿了眼眶。她就像那萱草花,在向阳的高山上坚毅开放,用花瓣为孩子插上翅膀。
她还参与了嘉兴市暖星家长互助中心的志愿活动,用行动温暖其他自闭症孩子的家长,“就像曾经别的家长开解我一样。”
“有些家长正在经历我曾经历的痛苦和困惑,我的一些经验或许可以帮助他们。”香姐分享自己的育儿经验、陪读经验,甚至那些濒临崩溃的瞬间,通过自己的故事给别人带去希望。在一些年轻家长难过时,她像个姐姐一样去安慰;在一些家庭遇到生活困难时,她和中心伙伴一起上门慰问,“经历过才更理解,我们这300多个家庭是抱团取暖。”
陪伴自闭症的孩子成长,家长其实也很“孤单”,而陌生人的一丝关心、孩子的一些成长、旁人的平等对待,都会是照亮他们的“光”。
这些年来,香姐也感受到身边越来越多人摘下有色眼镜,给予自闭症孩子更多宽容和帮助。而每一个自闭症孩子家庭,都在努力让孩子独立。
比如浩浩表达想要自己坐公交车去上篮球课,香姐为他规划好详细的乘车线路,孩子能够精准地按照要求做到。在悄悄跟着孩子坐了几次车后,家人就放心让他自己去了。而浩浩常坐的公交车,司机也会给他多一份的关注。
香姐家所在的南湖新区(东栅街道)提出“星星友好社区”的建设理念,通过组织开展义卖、微心愿认领、主题音乐会等丰富多元的活动,为“星星的孩子”搭建起充满爱与包容的交流平台。这些都让香姐感到很暖心,“大家每一次善意的行为,都在照亮这些‘星星的孩子’。”
香姐最后说,希望大家通过她对“星星的孩子”有更多了解,“如果你也遇到一个无法很好表达自己的孩子,他躲在角落手足无措,或者自言自语不理外界,请不要害怕,他只是一时找不到自己的路。请给他一点空间,给他们这个家庭一点时间,让他们跟上这个世界前进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