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德阳日报)
连日来,我市不少高三毕业学生手持大学录取通知书、身份证等资料,在家长的陪同下走进各区(市、县)教体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咨询、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业务。截至8月18日,德阳市共计为6788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办理助学贷款1.1亿元。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向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含新入学大学生及在校生)发放的、在学生入学前户籍所在区(市、县)办理的信用助学贷款。德阳市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承办银行有3家,分别是国家开发银行、四川农商银行和中国银行。高校学生成功申请其中一家银行发放助学贷款的,不能同时申请其他两家银行助学贷款。
在什邡市教体局学生资助中心的业务办理大厅,什邡市2025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办理工作正有序进行,办理流程图和所需材料清单张贴在大厅显眼位置,针对部分学生和家长可能存在线上操作困难的情况,资助中心还开设“一对一”辅导窗口,由志愿者“手把手”指导他们完成线上申请、合同签署等流程。
此外,该局还通过学校、社区等渠道,持续宣传助学贷款的还款政策、利息计算方式及相关资助政策,让学生和家长不仅能顺利申请到贷款,还能清晰了解后续的还款安排,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什邡市学生资助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力度不断加大,不仅连续三次上调贷款额度、下调贷款利率、扩大贷款资金使用范围,还连续4年出台了助学贷款延期偿还本金和免除当年利息的政策。这些助学惠民政策让广大群众切实可感,真金白银的关爱体现得实实在在。”
在中江县教体局的助学贷款便民窗口,家长吴女士攥着刚填好的申请表,语气里满是轻松,就在半小时前,她还在为女儿大学学费犯愁,此刻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
据了解,德阳市2025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办理工作7月1日已全面启动,将持续至9月底。贷款对象为入学前户籍在德阳市各区(市、县)且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具体包括已被国家全日制本专科院校(含高职)正式录取的大学新生,以及在读的大学生、研究生。
德阳传媒记者 | 刘倩 编辑 | 刘冰怡 责编 | 周梅
上一篇:千百惠说自己来自中国台湾
下一篇:稻香文化“杂交”出中国消费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