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邓子恢故居,青瓦白墙间仿佛还回荡着他与战友议事的声息、与群众谈心的话语。回望他的一生,后人常赞叹他在复杂斗争中总能洞察关键、灵活破局——须知这“神通”,源于他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从闽西到华中,邓子恢用行动印证:革命的力量深植于群众之中。无论身居何职,他常以普通劳动者的模样出现在群众之中。每次到农户家中,他总要先揭开锅盖看看伙食,伸手在米缸里摸摸存粮,再和群众拉拉家常、倾听意见;在制定政策时,他也总是从摆脱贫困、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要求出发,深入调查研究,把群众当作老师。
斯人已去,风范长存。如今,重读邓子恢的抗日故事,依然能触摸到那份滚烫的初心,也给予我们启示:最深刻的道理,永远藏在泥土里、藏在群众心坎上。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把群众当亲人”的初心不能变,“从实际出发”的方法不能丢。这位从红土地走出来的革命先驱,是一面镜子,映照着“为民”二字的千钧重量,也照见后来者脚下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