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日报)
转自:河北日报
滦平县马营子满族乡
成立3个工作组提速灾后重建
本报讯(记者陈宝云)洪灾发生后,滦平县马营子满族乡党委带领全乡干部群众,扎实有序推进各项重建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生产生活秩序恢复。
该乡党委班子成员全部下沉包联村组,既当“指挥员”更做“战斗员”,确保上级部署在一线落地见效。各村党支部闻令而动,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结合村情实际解决难题。广大群众自发组建“自救队”,积极参与抢险排险、清淤消杀、互助帮扶等工作。全乡上下形成党委统筹指挥、支部一线引领、党员模范带头、群众积极参与的强大合力。
紧盯保基本、快恢复目标,成立3个专项工作组,全力提速重建进程。
成立水电路信协调组,组织乡村党员干部群众与水利、交通运输、供电、通信等部门通力协作。在大型设备难进入的窄巷,组建“自救队”,手挖肩扛进行建设;针对材料短缺难题,村干部带头自筹物资,全力保障基础设施重建。
成立灾情精准核查组,严格依据应急、民政、住建、农业农村等部门政策标准,逐村逐户、不分昼夜开展地毯式排查,精准掌握房屋损毁、农田冲毁等情况。目前,已完成全乡受灾信息统计核实工作,为精准落实后续帮扶政策提供了翔实可靠的数据支撑。
成立保险理赔服务组,主动对接承保机构,由乡村党员干部全程代办帮办。目前,承保公司已与所有受灾村完成对接,水毁房屋、农作物查勘定损工作全面铺开,理赔通道高效畅通,有效提振了群众恢复生产生活的信心。
同时,立足长远、科学规划,确保灾后重建各项任务圆满完成。持续强化党建引领,进一步压实乡党委、村支部和党员在重建工作中的责任,深化“党委统筹、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结合乡村规划编制,将更高标准的防汛要求融入各项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中,全面提升防灾能力。常态化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和技能培训,优化应急预案,切实提升干部群众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坚决兜牢民生底线,对房屋受损群众,落实党员干部包联责任,全力保障过渡安置和住房安全重建。针对水毁农田,积极争取政策和技术支持,落实补救措施,力促农业生产有序恢复。同步加强防返贫动态监测,精准落实救灾救济政策,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适时调整农业结构,聚焦群众当前生计与长远增收,组织群众利用可耕作土地,抢种蔬菜等短期作物,满足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引导群众集中力量转型发展板栗、山楂等耐储存、效益稳的林果种植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