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京晨报)
转自:南京晨报
在产科这一特殊领域,宝妈和宝宝的健康可是重中之重,尤其是用药安全,绝不能掉以轻心。近日,记者采访了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龙伟,用科学“探雷器”排查那些网传的剖宫产止痛、产后回奶“神药”到底安不安全?
红灯警报:双氯芬酸钠栓——披着止痛外衣的“多面杀手”
双氯芬酸钠栓是一种止痛药,虽然它和我们平时经常用到的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是同一类药,但这个常用解热镇痛药在产科却有三大危险面孔:
过敏体质者的“隐形炸弹”:此药的药物特性可能使过敏体质者(如曾有哮喘、荨麻疹或药物过敏史)在首次或多次用药后突然出现过敏反应,无法通过常规用药史完全预测。
产后出血的“助燃剂”: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可能减弱子宫收缩力,导致出血时间延长。
病情的“伪装大师”:在缓解疼痛、发热和炎症的同时,可能掩盖感染等病症的典型症,导致病情延误或误判。
温馨提醒:剖宫产术中和术后均采用多模式镇痛,不存在一“药”之功,请严格遵循医嘱使用此药。
黄灯警示:蜂蜜开塞露——甜蜜的肠道“兴奋剂”
怀孕期间,许多准妈妈会遇到“便秘”的烦恼,“蜂蜜开塞露”作为一种通便 “神药”闪亮登场。它会给肠道带来“甜蜜”的兴奋,促进排便,但也有隐藏的风险:
孕期使用:可能会刺激子宫收缩,诱发流产或早产。
产后使用:相对安全,需严格遵循“三不”原则:不超过医生建议频次、不替代膳食纤维摄入、不长期连续使用。
温馨提醒:孕期便秘推荐“自然疗法”:调整饮食结构,多食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多饮水;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放松心情,适当运动;遵医嘱使用乳果糖等药物。
黑名单:卡麦角林——泌乳抑制剂的“副作用盲盒”
卡麦角林是一种多巴胺激动剂,通常用于治疗高泌乳素血症。由于卡麦角林不良反应较为明显,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禁用了卡麦角林等药物用于哺乳期回奶。
这个回奶药可能开出这些“危险盲盒”:
常见款:头晕目眩+恶心呕吐套餐,包括:消化系统(恶心、呕吐、便秘、腹痛、消化不良)、神经系统(头痛、头晕、眩晕、嗜睡、感觉异常)。
限量款:静脉血栓栓塞“大礼包”。
隐藏款:幻觉抑郁等精神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冲动控制障碍,如病态赌博、性欲亢进等。
温馨提醒:回奶请优先选择渐进式自然离乳法,无痛回奶最关键的是,通过逐渐减少乳汁移出量来达到减少乳汁分泌的目的,而不是断崖式地立刻彻底停止从乳房移出乳汁,这会加重回奶期间的不适,带来涨奶的疼痛,也是乳腺炎的重要诱因之一。
【专家特别叮嘱】
1.用药安全四步走:问医生→看说明→记反应→勤复查;2.以下情况需及时就医:服药后,出现胎动异常、宫缩、皮疹、呼吸困难等。通讯员 王凝嫣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孙苏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