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日报)
转自:光明日报
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是学校“双一流”建设学院之一,是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高级复合人才培养基地,具有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流动站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作为学院事业发展的关键力量,采矿工程系将党的教育方针贯穿办学全过程,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通过强化组织建设、传承红色基因、筑牢信念基石,采矿系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服务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和能源革命综合改革作出了突出贡献。
强化组织建设 助推“一融双高”
采矿工程系深入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着力打造“党建+学科”双轮驱动模式,推动党建与学科建设深度融合、协同发展。依托校企党建联盟平台(华电集团、晋能控股、凯嘉集团等),深化产教融合,共建联合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产业研究院,形成“党建引领、校企联动、资源共享、创新共赢”的协同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将党的教育方针贯穿办学全过程,构建“党建业务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的一体化机制,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传承红色基因 凝聚品牌力量
红色文化是赓续血脉、启迪未来的力量源泉。采矿工程系立足新时代党建要求,传承红色基因,形成了艰苦奋斗、团结奉献、勇于担当的“采矿精神”和“三讲三重三坚持,党建业务双融合”的“3332”党建工作模式。创新性开展了“行走的党建——传承红色基因 凝聚采矿力量”系列主题党日活动,不断提升党员的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努力建设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团结奋进的集体。通过红色教育活动,引领师生发扬先烈艰苦奋斗、永不言败的革命精神,从红色经典中汲取力量,坚定理想信念,立德树人,勇担重任。在革命圣地感悟初心,推动理论学习入脑入心、见行见效。
筑牢信念基石 创新党建工作
采矿工程系创新构建“12345”党建业务融合发展新模式,以一条主线促融合、两项机制作保障、三级联动聚合力、四个聚焦强根基、五位一体谋发展,为培养德才兼备的矿业人才、服务国家能源战略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
坚持一条主线,将党建工作融入中心工作。采矿工程系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的工作主线,进一步强化支部的政治功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科学研究立德树人的阵地作用,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师资队伍,深化专业课程思政,推动课程育人、科研育人、文化育人。
“两项机制”保驾护航。采矿工程系健全分层分类培训机制、完善担当作为激励机制,选拔优秀代表授予科研标兵、师德楷模、突出贡献等荣誉。
实施“三级联动”党建联盟。采矿工程系大力推动院内联动、校内联动、校企联动,以“三级联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共赢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以“四个聚焦”为准则,筑牢立德树人主阵地。采矿工程系聚焦理论武装,夯实思想根基,把稳政治方向“定盘星”;聚焦育人使命,强化责任担当,打造能源领域“人才摇篮”;聚焦内涵发展,优化师资建设,激活党建引领“新动能”;聚焦社会服务,聚力科技攻关,勇当创新发展“排头兵”。
创新推进“五位一体”融合发展模式。采矿工程系推动党建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同频共振,为服务国家能源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使命开启新征程。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采矿工程系将始终锚定“双一流”建设目标,坚定科技报国、教育强国的远大志向,引领师生成为信仰坚定的举旗者、矢志创新的开拓者、躬身创业的实干者、挺膺担当的奋斗者,奋力谱写新时代教育教学的新篇章,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贡献智慧和力量。
(张小强 张忠璞 李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