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衢州日报)
转自:衢州日报
记者 王继红 通讯员 何斌
8月13日10时,智造新城盘龙企业社区人来人往,记者见到了该企业社区第二网格员,“均瑶食品在实施技改,需要加大新产品推广力度;宏全食品的产业链延伸到了更远,要提前关注后续情况。”刚刚走访企业回来的他,边喝水边介绍情况。
第二网格有一道新能源、金瑞泓、东鹏特饮、恒业汽配等新老企业,今年上半年,有的企业发展迅猛,有的企业面临瓶颈。盘龙企业社区负责人表示,及时了解企业需求与动态,是冲刺下半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企业社区创新打造“红色方阵”工作模式,通过党建联创共建有效破解企业发展难题,探索以党建引领园区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通过调研发现,园区企业发展主要面临三大瓶颈,即产业链协同存在短板,企业间信息不对称导致供需匹配效率偏低;企业间的资源互补效应未能充分释放,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有待提升;要素保障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技术和资金等关键要素存在制约企业发展的情况。
企有所呼,我有所应。针对辖区企业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盘龙企业社区着重在建立产业协同机制、构建循环经济体系、完善要素服务平台三方面拉长板补短板、力促辖区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建立产业协同机制方面,盘龙企业社区绘制动态“产业党建地图”开展精准对接活动,促进技术创新合作。同时,在原有企业档案基础上系统梳理产业链上企业构成、原辅材料、主要产品等7大类关键信息,建立动态更新的“需求、资源”双清单管理机制。两年来累计收集企业需求287项,匹配成功率达82%。
今年以来,盘龙企业社区开展“领企访企”专项活动56次,促成多项合作。如:推动康创机械与创丰环保共建共享喷涂车间,实现年降本增效数百万元,推动车间产能高效释放;帮助铭宇罐业与园区内3家制冷剂企业建立稳定供应关系,产能利用率提升至90%以上,气雾罐订单占比达公司总销售额70%。
盘龙企业社区还通过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以技术突破驱动产业向低碳化、高效化升级。促成鸿盛新材料与一道新能源达成战略合作,其研发的高性能复合材料光伏边框成功进入行业龙头供应链体系,该产品凭借更高的拉伸强度、更低的碳排放(仅为传统铝边框的18%)及显著的成本优势,为鸿盛新材料打开市场空间奠定基础。
在构建循环经济体系方面,盘龙企业社区搭建常态化交流平台,创新资源共享模式,优化项目服务机制。通过举办“红色沙龙”,组织产业链相关企业面对面洽谈,引导企业扩大“朋友圈”。先后联合拓烯科技、极电新能源、一道新能源等企业开展党建经验共享、组织生活共建、支部文化共融等活动12场,促成衢州鹏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鹏辉能源”)承接极电新能源NMP废液回收项目。协调建设专用管道网络,实现企业间原料、能源的直接输送。其中,正在推进中的鹏辉能源与极电新能源共建的NMP废液回收项目最具代表性——鹏辉能源利用过剩产能处理极电废液,预计鹏辉能源年增营收800万元,极电节省人工、物流成本400万元,实现“隔墙供应”循环模式。联合资规分局、营商中心、规编中心、生态环保分局、建管部等职能部门建立“红色代办”制度,2024年召开各类协调会23次,解决用地审批、环保评估等难题30余项。
在服务完善要素服务方面,依托“企业服务在线”“企呼我应”平台,累计收集上报涉企问题336个,解决率和企业满意率均达99%以上。盘龙企业社区强化技术共享服务,创新金融服务模式,选派32名党员技术骨干成立“共享服务队”,建立“需求响应、技术会诊、长效帮扶”工作机制,促成恒业汽车部件与富顺安建等企业开展技术交流活动4次,使企业维修效率提升30%,年均节约维护成本超50万元;聚焦企业融资贷款、技改扩规等需求,企业社区紧密对接股权交易中心、银行、经发等部门、单位,畅通银企双向对接渠道。
上半年,盘龙企业社区实现规上总产值163.16亿元,同比增长16.5%。通过优化产业协同机制,推动企业运营效率持续提升,通过实施NMP废液回收等一系列循环化改造项目,相关企业通过资源循环利用,有效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