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无锡日报)
中国无锡山水东路科创谷、泰国罗勇府泰中罗勇工业园,两地相距近4000公里。近日,由科创谷企业无锡福兰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兰德科技”)自主研制的全自动制芯生产线装备正式启程,陆续发往罗勇工业园内的锡南科技(泰国)有限公司。
这条产线硬件涵盖制芯机、加砂、机器人上下料等智能控制系统。
不久的未来,这条产线调试成功投产后将成为无锡“新三样”拳头产品出海发展的缩影。
20日中午11点30分,正值午饭时间,福兰德科技新工厂各车间仍是一片忙碌,厂区外停满了各式货车,全自动制芯生产线装备每装满一车即刻出发,几分钟后从南泉道口驶上了高速,直达机场或港口。福兰德科技负责人王文毅告诉记者,泰国方面要货急,生产线装备出海仪式启动过后的这几天,这样的场景天天上演。
从国内单一市场到国内、国外市场发展并重,福兰德的创新做法只是滨湖企业推动装备智造升级、不断拓宽“出海路”的缩影。
作为无锡产业发展的重要承载地,滨湖区持续锚定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积极探索新模式、新路径,立足区域产业链优势,大力发展“新三样”等拳头产品,不断增强新能源汽车、商业航天、生物医药等高附加值产业的海外竞争力。
在长三角汽车零部件产业领域,福兰德科技一直占有一席地位。作为一家专注于汽车核心零部件智能铸造产线的研发企业,福兰德制造产线已经成为众多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的强大“依赖”,尤其是配置了机器人系统集成的产线已经实现了生产各环节的智能化管理。
在王文毅看来,产品“出海”覆盖率加速提升的背后只有一个“秘密”——在技术研发上持续加大投入,不断打造更多极具国际竞争力的新产品。
据介绍,刚刚出口泰国的这条生产线实现了三大技术突破:空间与效率优化,单线占地面积减少40%,生产效率提升30%,支持多工位混线生产,灵活适配铝合金汽车发动机缸盖、涡轮增压器核心部件等多样化需求;资源循环创新,通过模架180度翻转技术,余砂回收率提高近40%,显著降低型砂消耗成本;智能控制升级,系统集成AI算法,实时监控设备状态,设备综合效率达行业领先水平,确保24小时稳定运行。
超高稳定性能产线的成功研发也为企业拓展市场提供了保障,福兰德科技目前在手订单已经超过5000万元,预计全年产值同比将增长20%,其中出口泰国、墨西哥、塞尔维亚等国的海外订单产值占比将超过30%。
和福兰德科技一样,这几年,东南亚国家一直是无锡市星达石化配件有限公司产品的主要出口地,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星达石化持续对精加工、热处理、锻造等车间生产工艺装备实施全面更新,以技术创新推动产品升级和海外市场扩大。
创立于1994年的双友科技是制管行业的高科技企业,企业自主研发的直缝埋弧焊管、直缝高频焊管、螺旋埋弧焊管、石油套管等大口径制管产线多项技术打破国外垄断,一跃成为全球知名的制管装备领军企业。
截至目前,双友制管和铸铝装备已出口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乌克兰、沙特阿拉伯等“一带一路”多个国家。今年前7个月,双友出口“一带一路”国家的制管产值达到了1.6亿元,占企业总产值的近八成,再创新高。
从东南亚到拉美,从中东到非洲,新兴海外市场只要有需求,无锡制造企业就会拿出相应的“金刚钻”积极应对。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市场对机械化需求的持续增长,滨湖制造企业的“出海路”也在不断拓宽。今年以来,江苏持续加速一体推进“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建设,“一基地”即“基本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作为江苏为数不多拥有丰富科创资源的区域,当前,滨湖区境内一大批规上制造企业正以数字化转型促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产品“出海”持续加速。数据显示,上半年滨湖区出口总额达18.9亿美元,同比增长29.0%,远高于全市12.2%的增长幅度。截至目前,全区对外投资目的地涉及26个国家与地区,其中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投资项目达38个。
8月5日,无锡市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会议召开,这次会议要求要进一步打好对外经贸合作的“共赢牌”,用好“中国—中亚贸易畅通合作平台”等国家级平台,对接龙头央企、领军民企在海外平台等方面的“走出去”优势,助推无锡企业“出海”发展。
在推进外贸稳存量扩增量上,未来,滨湖区将积极助力企业抢订单拓市场,建立跨境电商重点产业带“企业清单”,出台稳外贸优结构的若干政策措施,加速提升滨湖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中的地位。
来源:无锡日报
记者:邵旭根、徐啸雨
编辑:彭歆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