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胜电子二次递表港交所,财务隐忧或成拦路虎
创始人
2025-08-20 22:26:14
0

作者:李卫泱

出品:洞察IPO

高耸的债务压力下,这家中国汽车零部件巨头选择再次叩响港交所大门,背后是300亿并购扩张留下的财务阴影。

2025年8月7日,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均胜电子”)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这是继2025年1月首次申请失效后的第二次递表。若成功上市,这家已在A股挂牌14年的企业将实现“A+H”双平台资本布局。

均胜电子此次港股IPO由中金公司和瑞银集团担任联席保荐人,第二次申请距离前次申请失效仅隔三周。

作为以跨国并购闻名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在招股书中均胜电子描绘了智能汽车技术的蓝图,但财务数据却揭示了另一面的故事:截至2025年4月底,公司总负债攀升至468亿元,资产负债率达69.8%,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均胜电子在招股书中指岀,智能化和电动化的行业浪潮将全球汽车产业推向一个全新时代。大量新兴新能源汽车品牌凭借颠覆性的智能电动化技术高速涌现。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新能源汽车的全球销售量由2020年的320万辆急升至2024年的1900万辆。市场规模预期将由2025年的2340万辆进一步增加至2029年的4070万辆,复合年增长率为14.9%。

智能化和电动化技术的发展为新能源汽车的涌现和普及奠定了基础。该趋势同时给传统整车厂带来机遇和挑战,推动整车厂迎接新技术和解决方案变革。智能座舱、智能驾驶以及其他以用户为导向的智能功能成为消费者决策的关键考量,从而引致全球整车厂越来越重视智能汽车科技。这些趋势亦为均胜电子带来了大量的增长机遇。

01

全球化的双面刃

从宁波一家普通汽车零部件企业,到全球第四大智能座舱域控系统提供商,均胜电子的崛起之路充满资本运作的印记。

均胜电子凭借十余年的跨国并购跻身行业前列。2011年借壳登陆A股后,公司开启了“买买买”模式:德国普瑞(PREH)、德国Quin、美国KSS、日本高田资产……十余起跨国并购,总交易金额超过300亿元。

通过并购,均胜电子形成了横跨汽车安全与汽车电子两大核心板块的业务架构,其产品线覆盖从传统安全带、安全气囊到智能座舱域控系统、新能源管理系统的完整谱系。

这些并购带来了显著的全球化效应。截至2025年4月,均胜电子在全球拥有25个研发中心和60多个生产基地,分布在亚洲、欧洲和北美等主要汽车市场。

均胜电子在招股书中称,公司的全球化战略已证实卓有成效,2024年境外销售额占总收入比例达到74.7%。此外,公司从2021年至2024年连续四年在中国跨国公司100大及跨国指数中排名第一,反映全球化运营的规模。

当特朗普政府宣布对进口汽车及零部件征收25%关税时,全球汽车产业链一片风声鹤唳。

但均胜电子2024年国内直接出口至美国的营收占比不到1%,受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相对较小。在均胜电子的全球版图上,一场静默的防御战早已布局完成。

2024年财务数据揭示其战略纵深:美洲区域营收占25%,而欧洲中东和非洲区域贡献41%,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区域占比34%。这种均衡布局使单一市场的政策变动难以撼动其根基。

在“Local for Local(本地生产配套供应)”的全球业务模式布局下,在北美市场,均胜电子已建立完整的本地化闭环。从研发、采购到制造、销售,均在美国和墨西哥本土完成。当同行焦灼于关税成本时,均胜的墨西哥工厂正借助美墨加贸易协定(USMCA)的关税豁免,平稳向美国客户交付产品。

花旗银行最新报告印证了这一战略的前瞻性。报告指出,提前进行海外产能布局的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中,均胜电子因净关税影响微乎其微而展现出超强韧性。

然而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不同法律、税务和劳动环境下的整合难题,让公司不得不进行欧洲重组,包括裁员和关闭工厂。这些动作带来了短期阵痛和一次性费用,也埋下了商誉减值等风险。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2年末、2023年末、2024年末及2025年4月末,均胜电子的商誉分别为54.21亿元、55.47亿元、72.16亿元及73.02亿元,分别占同期非流动资产的18.61%、18.17%、21.18%及20.37%,各期商誉累计减值损失分别为22.06亿元、22.43亿元、22.77亿元及22.81亿元。

02

首战折戟

财务隐忧或成拦路虎

均胜电子首次港股IPO申请失效并非偶然。在2025年1月16日递表后,资本市场对其高负债业务模式的质疑从未停息。

质疑一,高负债与偿债压力。截至2022年末、2023年末、2024年末及2025年4月底,均胜电子总负债分别为364.1亿元、377.6亿元、443.2亿元和468亿元,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7.3%、66.4%、69.1%及69.8%。

公司表示,资产负债率从2024年12月31日的69.1%上升至2025年4月30日的69.8%,主要归因于贷款及借款增加,公司利用低利率负债增强流动资金及支持公司的业务需求,包括增持香山股份、股份回购、再融资、生产扩张及海外业务。

质疑二,“并购-融资-再并购”模式不可持续。均胜电子上市以来累计发起11起跨国并购,总金额超300亿元,但平均投资回报周期较长(约7-9年),协同效应不佳,反而拖累公司发展和利润水平。

质疑三,盈利能力存疑。‌2022年-2024年,均胜电子‌利息支出分别为9.32亿元、11.21亿元、11.30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94亿元、10.83亿元、9.60亿元,‌利息支出占净利润的比例分别约为236.47%、103.48%、118.54%,盈利质量被指存在“纸面富贵”风险。 

质疑四,公司治理与合规风险。2024年8月,公司包括董事长在内的3名董监高因“未按规定用途使用募集资金”、“违规将募集资金划转至一般户”等问题被上交所通报批评,引发市场对其内部管理和资金使用合规的担忧。

03

风险未消

投资者应关注这些指标

均胜电子在更新材料中自称“智能汽车科技解决方案提供商”,并突出其市场地位:按2024年收入计,是中国第二大和全球第四大智能座舱域控系统提供商,以及全球第二大汽车被动安全产品提供商。

再次闯关,均胜电子的港股IPO之路仍布满荆棘,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几个关键指标。

一是债务结构变化。截至2025年4月,公司短期借款较2024年末增加26.5%,占公司总资产比重上升2.79个百分点。而长期借款虽减少2.44%,但债务结构短期化趋势加剧流动性风险。

二是并购策略是否实质性转变。尽管新递交的招股书将“潜在并购机会”列为募资用途第四位,但若公司继续依赖外延式扩张而非内生增长,其商业模式可持续性仍将受质疑。

三是国际业务风险敞口。公司高度依赖的海外市场面临地缘政治和“供应链去风险化”政策冲击。北美欧订单能否止跌回升,将是检验其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指标。

四是港股上市还可能带来估值重估风险。参考A/H股汽车零部件企业平均35%的价差,按8月7日(即公司第二次递表日)A股18.9元股价计算,港股发行价可能下探至12-13港元区间。这种折价可能引发A股估值中枢下移,且数据显示,均胜电子A股近三月机构持股比例已下降超2个百分点。

均胜电子总部展厅里陈列着收购来的德国Preh、日本高田等公司的产品样品,见证着这家企业通过跨国并购快速扩张的足迹。但如今,69.8%的资产负债率让港股上市不再是扩张的跳板,而是生存的必需。

随着公司更新材料再度冲刺港股IPO,资本市场将用最严苛的目光审视其财务数据和商业故事。均胜电子的困境本质上是本土制造业从规模扩张向技术驱动转型的缩影,其IPO成败或将成为观察这一转型的典型样本。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探索“项目+市场”社区运营模式 盘活资源 拓展功能让党群服务阵地接地气、聚人气  “探索社区运营模式,目的就是为了充分利用党群服务阵...
“卧室变诊室”精准治疗进家门   八月的午后,骄阳似火,柏油路被晒得滚烫。当人们在空调房避暑时,北大医疗鲁中医院烧伤皮肤外科主任王...
聚力“四大工程”助推党建工作提...   近年来,山能新材(淄博)公司纵深推进领航、铸魂、强基、廉洁“四大工程”,持续强化打造一支“对党忠...
新开户数和业务咨询量“双增长”...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转自:澎湃新闻  随...
从深谷到殿堂: 格萨尔古乐的非... □梅 卓有机会观看玉树格萨尔乐团的汇报演出,是件令人欣喜之事,也让我感慨良多。在此之前,于媒体报道中...
煤矿企业工会数字化维权服务渠道...   摘要:本文聚焦于煤矿企业工会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职工维权服务体系,探讨高效、实用的工作方针实...
摩根大通分析师列出以太币近期表...   以太币近几周的表现超过了比特币,摩根大通分析师指出,ETF资金流入、企业财务部门的采用、监管清晰...
国乒男单困局继续 (来源:天津日报)转自:天津日报  本报讯(记者 苏娅辉)北京时间昨天凌晨,WTT(世界乒乓球职业大...
东道主中国队赢得“开门红” (来源:天津日报)转自:天津日报  本报讯(记者 谢晨)2025年U21男排世锦赛昨天在广东江门揭幕...
河南知名博主李福贵花2万元带村...   “好几天都没睡好,无时无刻不在担心安全问题,直到送到家的最后一刻,才放松下来。能带他们出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