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记者 夏治斌 石英婧 上海报道
作为近年来最炙手可热的赛道,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1—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23.2万辆和82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9.2%和38.5%。行业热度持续攀升的当下,新能源汽车江湖从不缺乏摩拳擦掌的入局者。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在小米汽车以“上市即爆款”改写行业认知后,造车新势力星空计划(上海)汽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星空计划”)造车也有了新的消息。
据悉,星空计划成立于2025年1月,注册资本10亿元。星空计划第一款产品定位大型增程式豪华SUV。产品目前已进入样车阶段,其调研和产品团队此前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深度访谈及市场趋势调研等形式已进行多轮用户验证,并以此为导向开展产品研发工作。
目前星空计划人员规模已达千人,获得及在申请中的核心专利有数百项,其将打破传统模式,打造“生态链模式”,将利用其多年积累的产品定义能力,以及三电、智能化、算法等方面的技术优势,结合其海外渠道优势,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全球化产品开拓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在业务模式上,星空计划以技术赋能与产品定义为核心,借助中国汽车生态链优势布局海外市场。据了解,通过上述业务模式,星空计划的海外渠道可快速反馈需求,形成“需求洞察—技术研发—定制生产—定向销售”的闭环。而这种闭环不仅缩短了产品从概念到市场的周期,更让每一款车型都能精准匹配目标市场,降低了海外拓展的试错成本。
天眼查显示,星空计划由星空计划(上海)汽车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星空计划上海”)百分百控股。星空计划上海由天空无限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空无限智能”)持股80%。天空无限智能由天空翱翔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空翱翔科技”)百分百控股。天空翱翔科技由俞浩百分百持股。俞浩是追觅科技创始人兼CEO。
记者了解到,俞浩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航天专业,是中国最早的四旋翼开发者、三旋翼飞行器发明者,同时也是清华大学“天空工场”的创始人,其在2017年创立了追觅科技。
对于星空计划造车,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称,2025年入局虽面临巨头垄断,但电动化趋稳、智能化升级为后发者提供差异化机遇。该公司聚焦大型增程式豪华SUV,可规避纯电续航痛点,满足长途与城市复合需求,切入理想、问界未完全垄断的高端细分市场。豪华定位降低价格敏感度,有利于构建品牌溢价,摊薄高研发成本,提升盈利空间。“依托团队产品定义能力与海外渠道资源,可能采取‘国内打磨+海外反向输出’策略,降低品牌冷启动成本。但挑战在于:10亿元资本在持续投入中仍显不足;三电与智能化技术需超越头部玩家方能支撑高端定位;新品牌在质量信任与服务网络方面面临用户质疑,市场教育成本高。”
江瀚告诉记者,“生态链模式”创新在于将海外伙伴纳入共研环节,前置需求反馈,实现“研发—销售”闭环,提升产品匹配度,降低试错成本。依托中国强大供应链,可实现高性价比、快速迭代的“技术赋能输出”,从卖车转向标准输出,形成轻资产出海优势。“风险在于:生态协同依赖伙伴能力与忠诚度,易出现反馈失真或渠道失控;跨区域一体化运营对管理协同要求极高,可能效率低下;且过度依赖中国供应链将放大海外政策风险。能否精准匹配,关键在于是否建立数据共享、利益绑定与敏捷响应机制,而非仅停留在合作概念。”
(编辑:石英婧 审核:童海华 校对:翟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