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创中国)
8月19日,第三届佳木斯卫星产业发展大会暨商业航天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会议举行。从政策发布到联盟授牌,从项目签约到战略研讨,一系列务实举措让“东极航天城”的蓝图愈发清晰。
区位禀赋 产业生态渐成型
在大会现场,佳木斯市委副书记、市长王铁的推介掷地有声,佳木斯地处北纬45度至48度,与新疆喀什、海南三亚构成的“空间大三角”,纬差分布均匀、测控数据丰富,每日最多可接收卫星过境信号6.5轨,是布局卫星测控地面站的绝佳区位,也是佳木斯发展卫星产业的核心底气。
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早已被国家战略所青睐。2007年,气象卫星地面站在此落户;2012年,全国首个深空测控站扎根东极。如今,66米深空探测站托举“嫦娥”揽月、“祝融”探火、“天宫”巡天,气象卫星地面站承担风云系列卫星数据接收任务,佳木斯已成为国家测控网络北方节点城市。
产业集聚效应正加速显现。数据显示,两年多来佳木斯已落地卫星产业项目21个、总投资43.23亿元,另有31个项目正在对接洽谈,投资额超40亿元。抚远、前进两个卫星产业园区加快建设,国家农高区等各类园区设施完善,更有4所高校、88家国省科创平台提供智力支撑。“这里工业用地、厂房价格、用工成本优势明显,229.92万千瓦绿电装机容量能提供充足低成本能源,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王铁的推介直击企业痛点。
政策支撑体系持续完善成为重要保障。黑龙江省政府副秘书长赵荣国在致辞中介绍,今年6月黑龙江省出台《黑龙江省支持航空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推动航天产业研发制造服务一体化发展,以产业集聚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为振兴发展注入创新动能。在此基础上,佳木斯乘势而上,推动出台市级专项政策,以“真金白银”举措进一步筑牢产业发展政策基石。
多维合作 空天经济按下“加速键”
大会核心环节的签约仪式上,抚远市、前进区等区(市)县政府与上海垣信、中科星图等企业的签约落笔有声,涵盖卫星测控地面站建设与扩容、遥感数据应用平台、“航天+农业”示范推广等重点领域。
株洲太空星际卫星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孙承志介绍,公司将在此落地数据中心实现本地处理生产,降低传输成本,并设立二级运控中心,可直接指挥卫星,让卫星实施拍摄计划并实时落地,从而使需求获取、指令生成及上星、数据落地及用户应用的产研用闭环成为现实。
陕西星邑空间技术有限公司与抚远市签约商业测控站建设项目,标志着抚远卫星测控地面站二期工程正式启动。该项目占地60亩,总投资1.2亿元,是企业在一期合作基础上的重磅加码。该公司副总经理程武卫介绍,该地面站将承担卫星测控与运控双重功能,既负责接收遥测数据、发送遥控指令,又承担载荷数据接收与影像处理任务。作为公司在东极的核心布局,抚远站目标建成商业测控领域东部最大站点,与西部喀什站形成东西联动,助力佳木斯构建全国卫星测控骨干网络。
校企协同创新为产业注入持久动能。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刘挺表示,哈尔滨工业大学已与佳木斯在卫星遥感、智慧农业等领域形成“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服务”全链条生态。此次商业航天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应用子联盟在佳木斯授牌,更将加速创新资源集聚,近300家联盟成员单位将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正如赵荣国所言:“龙江正全力打造国家级航空航天产业集群,佳木斯作为‘排头兵’,必将在航天强国建设中书写更多‘东极传奇’。”(朱虹)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