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临港新片区成立六周年:闯制度创新“无人区”,攀产业升级“最高峰”
创始人
2025-08-20 13:40:27
0

(来源:上观新闻)

东海之滨,潮涌不息。当今天晨第一缕阳光洒向滴水湖畔,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迎来它的六岁生日。六年间,这片曾以滩涂为底色的土地,以“探路者”的姿态勇闯制度创新“无人区”,以“挑战者”的勇气攀登产业升级“最高峰”。今天,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交出了亮眼答卷: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6%,规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8.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7%;77条试点措施被复制推广至全国或其他自贸区。

政策破冰从“首创”到“集群”

最近,上海君跃胜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心宇借力临港数据跨境专线成功谈成一笔大业务。该企业在越南和新加坡采集移动互联网广告创意数据,在临港本地完成数据清洗加工后成功交付海外客户。以往,跨国数据流动存在政策壁垒。如今,临港探索建立了“负面清单 + 操作指引”的数据跨境管理模式,发布全国首个数据跨境流动分级分类管理办法,让企业的担忧迎刃而解。在临港,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制度的破冰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发展机遇,吸引千千万万的人来到临港成就事业。

一组数据颇能说明问题,由于“新片区跨境通”平台、“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赋能,临港新片区离岸贸易规模已从2020年的11亿美元增至2024年的247.8亿美元;通过建立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制度体系,建设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不断推出差异化监管规则、地方支持措施,上半年累计登记保费达607亿元,交易规模23.76亿元;通过建设“数字综保区”推动监管流程再造和贸易通关便利,去年实现保税维修进出口值300亿元,同比增长180%……

临港的六年,是制度型开放从“单点突破”到“系统集成”的六年。自揭牌以来,这里累计形成166个突破性制度创新案例,其中全国首创案例达79个,覆盖跨境金融、数据流动、航运服务等关键领域。这些数字背后,是临港以“为国家试制度、探新路”为使命的坚定抉择。

产业跃迁从“链式”到“生态”

如果“制度创新”是根,那么产业升级就是这片土地结出的“果”。

昨天,临港又迎来6个重大产业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超400亿元,涵盖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等领域,再度丰富新片区的产业版图。六年来,临港两个字已经成为“产业硬核”的代名词。规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8.4%,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前沿产业总产值年均增张38.3%,数据背后,是临港新片区以产业链构建为基石,逐步向产业生态体系跃迁的生动实践。

通过精准布局上下游企业、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完善创新生态圈,临港不仅实现了产业集聚的“物理叠加”,更催生了技术协同、资源共享、市场共拓的“化学反应”。这种以生态思维驱动的产业升级,相比传统招商模式,更注重产业要素的有机融合与自我进化,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构筑了更具韧性与活力的内生动力。

大飞机产业就是一个典型案例,作为上海民用航空产业的重要承载地,临港新片区伴随大飞机C919产能的批量提速,持续引进60余家大飞机配套企业。今年上半年,航空航天产值同比增长52.9%。更关键的是,临港通过构建“链主”企业赋能机制,推动产业集群协同发展。此外,临港还通过强化产业生态培育体系,为产业升级提供“软支撑”。例如,临港打造的面向航空发动机领域的高端机床装备中试验证平台,相当于放大的实验室、缩小的生产线,在科技成果从研发实验室走向成熟市场前,搭建起一座关键桥梁。

良好的产业生态并非自然形成。六年来,临港新片区以关键企业为支点撬动资源整合集聚,通过创新机制打通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循环,让丰富的制度供给培育企业共生共荣的土壤。今年,新片区发布首批15家“链主”企业名单并启动试点行动,覆盖集成电路、智能汽车、民用航空、高端装备等重点产业,用多维靶向扶持政策,增强集群协同效应。5月,临港新片区首批“拨改投”创新试点落地实施,将项目遴选立项决策交给专业的科创平台和高质量孵化器,政府则设立项目专项创投基金,成为项目“合伙人”,解决初创企业启动资金短缺难题的同时,为初创团队提供了一定的容错空间,让“科学家敢干、科创平台敢闯、社会资本敢投”的创新氛围愈加浓厚。

产城融合从“宜居”到“繁华”

除了开放的制度,硬核的产业,这座新城还以“国际风、未来感、海湖韵”的独特的魅力让不少临港人骄傲。今年,“临港的人多起来了”成为不少市民的新发现。白天,滴水湖上的帆船、桨板充满活力,傍晚,广场上传来的歌声、天空中绽放的烟花,让充满朝气的城市气质深入人心。

“没想到刚到临港,就收到了这样一份贴心的‘见面礼’!”这两天,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的新职员魏卿育翻看着手机里的“创客之家”小程序,脸上洋溢着惊喜。就在几天前,她通过这一平台领取了“临港菁才礼包”——一份价值500余元的“生活福利包”,从地铁卡充值到网红餐厅折扣,从影院优惠券到运动场馆通行证,一应俱全。同样享受到这项权益的,还有2000多名和她一样,今年首次来临港就业、创业或实习的年轻人。

人与城“双向选择”,发展才得以可能。临港新片区以“破壁式”人才政策打破常规,将落户认定权交给重点企业,让“企业认可的人才,就是城市需要的人才”。这一创新机制如同按下“加速键”:六年间,14.1万人才用脚投票选择临港,年均增速达80%。2025年前七个月,就有2.8万新面孔加入,同比增长5%,其中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人才占比超六成,成为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

今天,临港城市功能的升级依旧在飞速发展。文化体育、医疗服务、教育培训……临港正打造最好的资源服务每一位居民。六年来,累计供应公共保障性住房3.8万套;新开办学校44所,新开工学校52所;新增建设商业设施面积91万平方米,举办各类文体旅赛事活动650场,让年轻人在这里安居乐业。

年轻的城从不自满,也永远不会慢下脚步。

原标题:《写在临港新片区成立六周年:闯制度创新“无人区”,攀产业升级“最高峰”》

栏目编辑:李一能 图片来源:新民晚报记者陈梦泽 摄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曹博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证A500ETF摩根(560...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中证A500ETF摩根(560530)涨1.19%,报1.106元,成交额...
A500ETF易方达(1593...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A500ETF易方达(159361)涨1.28%,报1.104元,成交额1...
何小鹏斥资约2.5亿港元增持小... 每经记者|孙磊    每经编辑|裴健如 8月21日晚间,小鹏汽车发布公告称,公司联...
中证500ETF基金(1593...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中证500ETF基金(159337)涨0.94%,报1.509元,成交额2...
中证A500ETF华安(159...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中证A500ETF华安(159359)涨1.15%,报1.139元,成交额...
科创AIETF(588790)...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科创AIETF(588790)涨4.83%,报0.760元,成交额6.98...
创业板50ETF嘉实(1593...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创业板50ETF嘉实(159373)涨2.61%,报1.296元,成交额1...
港股异动丨航空股大幅走低 中国... 港股航空股大幅下跌,其中,中国国航跌近7%表现最弱,中国东方航空跌近5%,中国南方航空跌超3%,美兰...
电网设备ETF(159326)...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电网设备ETF(159326)跌0.25%,报1.198元,成交额409....
红利ETF国企(530880)...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红利ETF国企(530880)跌0.67%,报1.034元,成交额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