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湖州日报)
转自:湖州日报
记者 俞黎新
夏日炎炎,有一群人身着厚重的防护服,在烈日下穿梭。他们,就是消防员。昨天,记者走进消防训练场,来到出警一线,记录下他们的应“烤”时刻。
上午10时,湖城爱山消防救援站的地表温度已逼近50℃。身穿全套装备的消防员正在进行水带铺设等科目训练。“高温天火灾隐患多,我们必须保持最佳状态!”消防员张云壮抹了把汗,他的作训服早已湿透,拧一把就能拧出水来。
“叮——”警铃响起。一辆轿车车头发生自燃,情况紧急,需要消防员到场处置。闻警而动,整装出发,指导员吴海冰立即组织消防员换上灭火战斗服,赶往警情现场。
到达现场后,经细致勘察确认,车辆已无明火,局部仍在冒烟。“高温下,起火部位潜在的复燃风险不容忽视。”吴海冰说。为确保安全,消防员架设高压水枪,对冒烟区域实施冷却降温。经过20分钟处置,确认风险消除。随后,消防员将现场移交车主并收整器材归队。
吴海冰说,消防员出警时穿的灭火战斗服加上消防靴、腰带、头盔、空气灭火器、水带等装备重达40公斤。回到消防站,大家终于可以脱下厚重的装备,里面的衣服已被汗水浸湿。
然而,没休息多久,警铃再一次响起。一酒店电梯5人被困,急需救援。队员们换上抢险救援服,赶赴现场救援。到达现场时,发现电梯停在二楼,因故障打不开门,控制面板无反应。消防员观察情况后,利用电动开缝器打开电梯门。经过15分钟的营救,被困群众顺利脱险。
再次回到消防站,消防员将抢险救援服晾晒在了栏杆上,形成了一道别样的橙色风景线。张云壮笑了笑说:“我们备用的衣服就两套,高温天遇上连续警情,可能就要穿着湿衣服出警。所以,我们一回来就得把衣服晾在外面,便于速干。”
在消防站,记者看到不少应“烤”细节:食堂每天熬制绿豆汤;执勤车上随车配备藿香正气水、风油精、人丹等防暑防病药物和功能性饮料,确保在救援现场和日常出警中,一旦有消防救援人员出现中暑等身体不适状况,能够第一时间得到救治。
下午时分,消防站又开展了绳索三倍力系统制作室内训练以及6米拉梯架设攀登、爬绳等室外体能、技能训练。尽管每个人都汗如雨下,但他们始终保持着昂扬的斗志。在训练场,张云壮撩起袖口,露出黑白分明的“消防员勋章”——那是长期暴晒留下的痕迹。他说:“怕热就不会选这行。”简单的话语,道出了这群“逆行者”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