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输电铁塔“长出”小鸟的家
◎本报记者 张 蕴 通讯员 张 雪
“看,那边又有一窝!大鵟夫妇把家安在咱们的鸟巢里了!”不久前,在青海玉树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运维人员俄金旦增指着输电铁塔上的鸟巢,兴奋地说道。顺着俄金旦增指的方向,一对大鵟正悠然梳理羽毛,巢内幼鸟探出脑袋。
青海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是大鵟、金雕等珍稀猛禽的重要栖息地。近年来,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在鸟类活动密集区的铁塔和输电线路杆塔上安装了特制的人工鸟巢,既满足鸟类筑巢习性,又融入电网安全防护设计,实现电力输送与生态保护的“双向奔赴”。作为国家电网社会责任示范项目,“生命鸟巢”自2016年开始实施,持续破解电网建设与鸟类生存间的矛盾问题。
在深化“生命鸟巢”项目成果的基础上,今年,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发布《2025年护线爱鸟行动计划》,创新推出“候鸟生命线”与“绿电方舟”两大生态工程,全面推动高原电网与珍稀鸟类和谐共存。
同时,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依托生态大数据优化电网规划,通过升级“生命鸟巢”点位布局、规格设计及材料舒适性、耐用性、环保性,提升鸟巢利用率,并建立数字化台账实现精准管理,持续推进线路绝缘化改造,试点开展栖鸟架,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注入强劲“电动力”。
目前,“生命鸟巢”已在青海省安装5053个,成功引鸟筑巢2600余窝,为高原珍稀猛禽搭建起安全舒适的“空中家园”。这些矗立在高原的生态驿站,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注脚。
据了解,下一步,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将结合实际开展新鸟巢的安装、搭建工作,对已有鸟巢点位开展优化工作,将无鸟类活动地区的“生命鸟巢”,包括长期未入住的鸟巢向鸟类聚集地搬迁,进一步提升现有“生命鸟巢”的利用率和使用科学性。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将持续践行电网建设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理念,强化与林草部门、环保及公益组织协作,为项目实施单位开展鸟类保护专项培训,确保计划落实落地,为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智慧。(张 蕴 雪)
原标题:输电铁塔“长出”小鸟的家 来源:科技日报
下一篇:今起停牌!筹划重大资产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