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日报)
转自:河北日报
石家庄在城市更新中探索精细化治理之路
下好绣花功夫,让城市交通更通畅
本报讯(记者周洁)8月11日,航拍镜头下,石家庄市复兴大街、北三环两条城市快速路贯通南北,连接东西,像两大“主动脉”牵起一条条“毛细血管”。一辆辆汽车川流不息,勾勒出城市交通的活力图景。
家住北高营村的刘之英,曾被门口的路困扰多年:一出门就是北三环,想开车上去还得绕道胜利大街。自从去年北三环辅路修通,他的烦恼终于解决了:“出门就从体育大街上北三环,不管往西走还是往东走都方便得很,现在很少遇到堵车了。”
石家庄在推进城市更新过程中,将优化路网结构与实施精细化治理相结合,系统施策。“石家庄的实践,是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的积极探索。”石家庄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局长王晓龙表示,通过系统性推进城市更新,优化空间结构,持续完善路网,提升承载能力,并用绣花功夫实施智慧化、精细化管理,有效缓解了交通拥堵“城市病”,提升了城市宜居性和市民幸福感。
石家庄曾面临典型交通困局:京港澳高速穿城而过割裂城市空间,二环辅路等“断头路”引发局部交通堵塞。该市以城市更新为抓手,强力推进关键路网改造。作为城市更新的标志性工程,复兴大街与北三环市政化改造,将双向4车道高速路改造为双向12车道城市快速路,取消了原有的9个收费站,建设33对出入口,连通71条市政道路。2024年,两条路车流量超2亿辆次,不仅显著提升了通行能力,更拉开了城市发展框架。
打通“大动脉”,更注重畅通“微循环”。裕翔街快速连通工程建成通车,成为连接南二环与南三环的快速纽带;南二环平安南大街至仓兴街段辅路打通,彻底解决了南二环建成20多年来辅路存在“断头”的历史遗留问题,有效缓解了火车站周边交通压力;仓丰路、仓盛路等一批市政道路相继建成通车,持续完善市区南部等重点区域路网。这些举措有效补齐了基础设施短板,一个内畅外联、高效便捷、区间融合的城市路网体系加速形成。
在强化“硬支撑”的同时,石家庄市同步提升交通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健全管理机制,建立指挥中心、分控中心、数字警务室三级联动机制,打造智慧交管“大脑”。靶向治理痛点,针对医院、学校、商圈等拥堵点,因地制宜制定解决方案。优化交通组织,对2509处节点交通设施进行精细化改造,48个路口实行“非机动车一次左转”,设置62条绿波带和56处可变车道,通行效率提升7%至10%。
“城市可持续发展离不开韧性,我们将通过系统谋划、精细化管理,努力破解城市拥堵难题,着力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王晓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