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日报)
转自:河北日报
石家庄市入选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项目城市
将建195个中医优势专科
本报讯(记者张晓超)近日,2025年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项目竞争性评审结果公布,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了15个中央财政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项目城市,石家庄市名列其中。
近年来,石家庄市通过科技赋能、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全面打造中医药全链条高质量发展示范市。目前,全市共有中医医疗机构1927家,其中二级以上公立中医院17家、民营中医院51家。中医医疗机构诊疗人次年均增长20%以上,2024年达到1705万人次,占全市诊疗总量的19%。
人才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石家庄市着力打造领军人才、骨干人才、基层人才梯次衔接的中医药人才队伍,加强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目前,全市共拥有中医药界工程院院士1名、全国名中医1名、全国老药工1名、省级名中医19名。
配药、煎煮、包装……近日,记者走进石家庄市中医院制剂室车间,工作人员忙碌而有序。他们严格按照生产规范要求,每个环节都做到精益求精,力求生产出高质量的中药制剂,惠及更多患者。
“医院现有69种中药制剂,多为院内老中医数十年的临床积累,在疾病治疗方面疗效确切,广泛应用于医院重点专科,是镇院之宝。”石家庄市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郑欢伟说。
中医药服务重点在基层。石家庄市着力提升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中医药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在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共建设完成国医堂260家,均设置了达到国家标准的中医科和中药房,实现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全覆盖,为群众提供了集中医预防、保健、治疗于一体的全方位中医药服务。在此基础上,全市持续升级国医堂中医服务能力和水平,在全市建设了100家高水平国医堂,每一家能提供的中医适宜技术项目均达到20项以上。
据了解,石家庄市抢抓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新机遇,将着力在技术、人才、服务、管理、文化方面实施五大工程19个项目。
技术传承方面,将打造集信息共享、人才培养、院企对接等功能于一体的“云上中医”平台,贯通产学研用各环节,实现市县乡村全覆盖。设立中医药发展引导基金,重点支持经典名方开发、中医器械创新、科技研发应用等。大力开展中医药定量化研究,推广循证医学研究试验方法,力争转化30个院内制剂。
人才培养方面,将建设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人才培优中心,实施京津名医助石计划,派遣业务骨干赴京津名院进修。依托驻石医学高校培养中医药人才,完善多层次中医药师承体系,将名医等人才纳入“师承导师库”。
聚焦全生命周期、全系统智慧、中西医协同,该市将创新中医药服务模式,建设一批智慧中医院、共享中药房,拓展大数据在临床决策等场景应用,在全市建成195个中医优势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