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卓尼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蔡文正)今年以来,卓尼县以“五彩党建・文旅先锋”为党建品牌,实施“五大工程”,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党员干部和周边群众共同参与景区建设、服务与业态创新,党组织引领能力、文旅品牌影响、旅游服务质量、民生改善成效、景区治理效能显著提升。今年截至7月底,全县共接待旅游人数180.5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44亿元。
卓尼县由景区运行主体机构党组织主动牵头,吸纳公安部门、市场监管部门、景区运营企业、景区属地党组织组建联合支部,通过定期召开会议、开展座谈等形式,听取各方在区域治理、旅游服务、企业发展等方面的意见建议,针对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方案,推动景区与属地在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等方面协同发力,在景区内布设热成像监测与无人机巡航系统,动态管理全域资源,修复退化林地2000余亩,生物多样性监测覆盖273种动物、880种植物。
同时,建立属地党组织和景区党组织联动机制,将152家农牧家乐、民宿、酒店和192名党员、85名志愿服务团体纳入景区治理网格,对志愿服务团体明确职责分工,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景区秩序维护、环境整治、游客引导等工作,有效解决景区服务力量不足、保障能力有限等难题。
卓尼县实施“暖心服务”工程,以游客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景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出一系列暖心服务举措。在景区入口、游客中心等关键位置设立“党员先锋岗”12个,“文旅先锋红色驿站”9处,“党员先锋号”摆渡车3辆,划分党员责任区9处,开展旅游咨询、休憩饮水、应急充电、应急救援、失物招领、物品寄存等暖心服务,让游客住得舒心、游得放心、玩得开心。截至目前,为游客提供暖心服务1.2万余次。
上一篇:在关税逆风中艰难前行
下一篇:民歌“魔改”不能丢了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