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日报)
转自:光明日报
【论点摘编】
侯衍社、曹一飞在《学习与探索》2025年第7期撰文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所创造的精神文明成果的总和,具有一脉相承、自强不息、辉光日新、兼收并蓄等鲜明特质。从哲学层面看,主体性是与客体性相对的概念,它彰显了人作为有意识的存在物,主动地进行自我发展的本质特征。基于此,中华文化主体性强调的是中国人民自觉自为地发展中华文化的主体能动性,包含中华民族对自身文化身份和文化家园的积极继承和自觉建设,强调中华民族在面对新的国内环境、面对各类外部挑战时能够始终保持独立自主的精神内核。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正是以中华文化主体性在新时代的高扬为前提的。中华文化主体性不断巩固和增强,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中华文明就有了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深入研究中华文化主体性的理论来源、基本内容和实践理路,对我们更好地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巩固中华民族文化意义上的坚定自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上一篇:“菌香”四溢促蝶变
下一篇:三位一体 培养高质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