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叶婉)昨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生动实践在京华”理论微宣讲市级示范团巡讲活动启动,三个分团同步在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房山区、昌平区开讲,近700名党员干部群众现场聆听。
据了解,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市委宣传部、市社会科学院(市委讲师团)共同组建“生动实践在京华”理论微宣讲市级示范团,包括首都高校青年教师、各区委党校青年教学骨干和市社科院青年科研人员等15名宣讲员。他们聚焦“三个务必”、乡村振兴、“两山”理论、社区治理、文化科技融合、人民城市理念、北京中轴线、商业航天等内容,通过“小切口反映大主题”“小案例阐释大道理”,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京华大地的生动实践,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通俗化大众化轻巧化传播。其中,海淀区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吴佳佳结合《觉醒年代》《大山的女儿》等影视剧,通过讲述革命前辈的英雄故事和新时代青年一心为民的感人事迹,引导党员干部深刻理解和践行“三个务必”。朝阳区委党校副教授黄玥聚焦朝阳区亮马河40多年治理实践,结合其从传统河道到国际风情水岸、再到世界级滨水经济区等的发展成效,生动阐释“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城市发展理念。房山区委党校科研室科员张宇吉以《落实“七有”“五性” 增进民生福祉》为题,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结合“七有”“五性”,以房山区在教育提质、医疗优化、养老服务升级、就业保障强化等方面的具体实践,生动讲述了北京的民生答卷。此外,其他宣讲员从“两山”理论、文化自信、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国潮文化、人民城市理念等角度进行宣讲。
据悉,“生动实践在京华”理论微宣讲市级示范团从8月19日至21日,深入16区和经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党群服务中心、理论宣讲示范基地等基层单位开展全市巡讲17场。9月中上旬,市级示范团将借助新媒体平台开展云宣讲,进一步扩大宣讲活动的受众覆盖面和影响力。“强国复兴有我——京华大地的生动实践”百姓宣讲市级示范团和各区、各系统、各单位特色分团,将组成“1+X”宣讲矩阵,于9至10月开展“七进”巡讲100场,10至11月开展云宣讲,并进行直播和短视频展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