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千龙网)
为加快发展旱作节水农业,集成推广旱作节水增粮技术模式,支撑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日前,全国旱作节水增粮技术培训班(以下简称“培训班”)在陕西省榆林市举办,各省(区、市)土肥水技术推广部门节水农业工作负责人及技术骨干参加培训。
我国水土资源相对短缺,粮食产能提升受到干旱缺水的长期制约,发展旱作节水农业,集成推广节水增粮技术,充分挖掘干旱半干旱区粮食增产潜力,是当前粮食产能提升的主攻方向。全国土肥水技术推广部门聚焦提高作物水分生产力,坚持“用好天上水、用足地表水、适度利用地下水”的原则,积极集成凝练节水增粮技术模式,筛选深松蓄水、探墒沟播、水肥一体化等关键设施设备,通过制作技术挂图、拍摄宣传小视频,多途径开展技术培训指导,服务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均衡增产。
培训班强调,各地要坚持“四水四定”原则,积极发展节水型农业,协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水安全。一是持续高位推进水肥一体化大面积推广应用,实施好玉米大豆单产提升工程、节水增粮推进县等项目,因地制宜凝练一批适应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的典型技术模式,筛选推广一批智能化水肥精准调控关键设备,加快新技术新产品的落地熟化,全面提升水肥资源利用效率。二是建立健全水肥一体化领域标准体系,研究构建覆盖全链条的国家、地方和社会团体标准体系,规范区域性水肥一体化工程设计和推广应用。三是分类推进旱作节水农业技术集成推广,按照不同耕地类型和田间设施条件,分类集成示范节水增粮技术模式,建设不同层级示范区,辐射带动大规模推广应用。
培训班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站等单位专家,就旱地适雨种植、黄土高原集雨补灌等新技术新模式作专题培训。(记者 王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