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稳健增长,业务板块表现分化
报告期内,凯盛新材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33亿元,较上年同期的4.95亿元增长7.66%。从业务板块来看,各板块营收表现差异明显:
业务板块 | 营业收入(万元) | 同比增减 |
---|---|---|
无机化学品 | 13846.42 | 32.49% |
羧基氯化物 | 31277.43 | -2.07% |
羟基氯化物 | 7353.66 | 9.34% |
化工行业尤其是农药板块需求有所复苏,农化相关产品订单增加,叠加液氯采购价格处于低位的优势,推动了业绩增长。其中无机化学品增长显著,而羧基氯化物则出现下滑。
净利润显著提升,非经常性损益影响需关注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848.49万元,相比上年同期的5400.91万元,增长幅度高达63.8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588.61万元,较去年同期的4208.93万元增长32.78%。 净利润大幅增长得益于营收增加以及成本控制和费用管理成效。但公司报告期内收到3000万元技术补偿款,计入营业外收入,对当期利润影响较大。若剔除该非经常性损益,公司主营业务利润实际增长幅度将不同。
每股收益提升,关注主营业务盈利水平
基本每股收益为0.2104元/股,较上年同期的0.1284元/股增长63.8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收益为0.1329元/股。基本每股收益提升源于净利润增长,表明公司盈利能力提升,为股东创造更多价值。但投资者需结合扣非每股收益综合分析,准确评估公司主营业务盈利水平。
应收账款规模扩大,警惕坏账风险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1.65亿元,较上年度末的1.40亿元增长17.96%,占总资产比例从5.84%上升至6.71%。1年以内应收账款占比最大,期末账面余额为1.63亿元。虽公司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但随着规模扩大,若宏观经济环境或客户经营状况不利变化,可能面临坏账风险,影响现金流和利润。
存货略有增长,关注积压与跌价风险
存货期末余额为6798.47万元,较上年度末的6659.39万元增长2.09%。其中,原材料账面余额3251.54万元,存货跌价准备62.47万元;库存商品账面余额2774.63万元,存货跌价准备8.98万元。存货增长可能与生产计划、市场预期有关,但增加会占用资金,若市场需求不及预期,可能导致存货积压,引发跌价风险,影响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上升,运营效率增强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27%,较上年同期的3.23%上升2.04个百分点。表明公司运用净资产获取利润能力增强,资产运营效率提升,反映公司良好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增强。
销售费用下降,关注市场拓展影响
销售费用为580.59万元,较上年同期的695.06万元下降16.47%。公司可能通过优化销售渠道、提高销售效率降低销售费用,有助于提升利润水平。但需关注是否影响市场拓展和产品销售,如推广力度减弱可能致未来销售增长乏力。
管理费用降低,管理效率提升
管理费用为2720.08万元,较上年同期的3242.22万元下降16.10%。公司可能通过加强内部管理、优化流程控制管理费用,体现管理效率提升,有助于提高整体运营效益。
财务费用增长,优化资金管理
财务费用为1553.69万元,较上年同期的1121.49万元增长38.54%,主要因利息收入减少及汇兑收益减少。财务费用增加影响公司利润,公司需关注资金成本和汇率波动,优化资金管理和外汇风险管理策略,降低财务费用。
研发费用持续投入,关注转化效益
研发费用为3112.50万元,较上年同期的2506.90万元增长24.16%。公司重视技术创新,加大研发投入有利于提升产品竞争力和技术水平。但研发投入有不确定性,若成果不能有效转化为经济效益,可能影响公司业绩。
经营活动现金流大幅改善,创现能力增强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590.85万元,较上年同期的1247.10万元增长268.12%,主要因本期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减少。表明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回笼良好,创现能力显著增强,利于资金周转和持续发展。
投资活动现金流变化显著,关注收益稳定性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503.72万元,较上年同期的 -29354.83万元增长98.28%,主要因本期赎回理财规模同比增加,购买理财规模下降。显示公司投资策略调整,资金流动性增强,但需关注投资收益稳定性,确保资金合理配置利用。
筹资活动现金流流出减少,合理安排策略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2978.24万元,较上年同期的 -6338.23万元增长53.01%,主要因本期分配股利规模较同期减少。筹资活动现金流流出减少减轻公司资金压力,但公司需综合考虑自身发展需求,合理安排筹资和分配策略,保障资金链稳定。
风险提示
点击查看公告原文>>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