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北汽蓝谷跌2.44%,成交额20.03亿元,换手率4.42%,总市值512.76亿元。
异动分析
一体化压铸+华为汽车+小米汽车+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
1、据2023年3月10日互动易回复:公司在三年前已经开始研究开发一体压铸技术,并在量产车型进行了应用。极狐阿尔法T车型和极狐阿尔法S车型率先采用了高真空一体压铸技术,集成了约30个零部件。同时,公司已具备一体压铸的零件的独立设计和开发能力,拥有完善的标准体系,设计开发、试验验证流程,后续将继续采用压铸技术,提升产品竞争力。
2、北汽新能源与华为在北京签订了全面业务合作协议
3、根据2024年3月8日公告,为保障动力电池稳定供应,支持产业发展需要,公司拟与北京汽车集团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汽产投”)、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海纳川”)共同出资设立平台公司北汽海蓝芯能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工商部门核准登记为准,以下简称“平台公司”),该平台公司注册资本 3.9 亿元,其中北汽蓝谷出资 5000 万元、占比 12.82%,北汽产投出资 24000万元、占比 61.54%,北京海纳川出资 10000 万元、占比 25.64%。平台公司将作为管理与投资主体,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德时代”)、北京京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能科技”)及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米汽车”)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北京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工商部门核准登记为准,以下简称“合资公司”),该合资公司注册资本10 亿元,其中平台公司出资 39,000 万元、占比 39%,宁德时代出资 51,000 万元、占比 51%,京能科技出资 5000 万元、占比 5%,小米汽车出资 5000 万元、占比5%。合资公司成立后,将在北京投资建设电芯智能制造工厂。
4、公司的主营业务是新能源乘用车与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5、根据2024年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报告:北汽蓝谷聚焦“算法、算力、数据”三大核心驱动力,推动智能驾驶技术的全面升级。公司已掌握基于高精地图的高速NOA及以下智能驾驶系统的算法开发、仿真测试和标定能力,并与华为合作实现城市NOA全体验覆盖,入围国家L3级自动驾驶试点名单。我们自主研发了基于BEV的高阶NOA系统,并推进L4级Robotaxi11商业化运营布局,实现了产品线全面向高阶智能驾驶跨越。
(免责声明:分析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根据不同行情独立判断)
资金分析
今日主力净流入-2.31亿,占比0.12%,行业排名8/8,该股当前无连续增减仓现象,主力趋势不明显;所属行业主力净流入-2.57亿,当前无连续增减仓现象,主力趋势不明显。
区间 | 今日 | 近3日 | 近5日 | 近10日 | 近20日 |
---|---|---|---|---|---|
主力净流入 | -2.30亿 | 4145.35万 | -1.57亿 | -3.50亿 | 2.22亿 |
主力持仓
主力没有控盘,筹码分布非常分散,主力成交额8.68亿,占总成交额的7.84%。
技术面: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8.29元
该股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8.29元,近期该股有吸筹现象,但吸筹力度不强;目前股价在压力位9.68和支撑位8.57之间,可以做区间波段。
公司简介
资料显示,北汽蓝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东环中路5号12幢,成立日期1992年10月6日,上市日期1996年8月16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纯电动新能源乘用车与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汽车整车90.72%,车辆运营收入及其他9.28%。
北汽蓝谷所属申万行业为:汽车-乘用车-电动乘用车。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小红书概念、无人驾驶、一体化压铸、汽车零部件、华为概念等。
截至6月30日,北汽蓝谷股东户数27.14万,较上期减少0.18%;人均流通股17999股,较上期增加0.18%。2025年1月-6月,北汽蓝谷实现营业收入95.17亿元,同比增长154.38%;归母净利润-23.08亿元,同比增长10.24%。
机构持仓方面,截止2025年6月30日,北汽蓝谷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居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6771.38万股,相比上期增加359.56万股。信澳新能源精选混合A(012079)位居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4807.55万股,相比上期增加441.44万股。信澳星奕混合A(011188)位居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4083.07万股,相比上期增加1123.67万股。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