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刘孟峦有色钢铁研究)
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收92.46亿元,同比+42.14%;实现归母净利润15.96亿元,同比+48.43%。25Q2实现营收49.24亿元,同比+31.95%,环比+13.95%;实现归母净利润9.02亿元,同比+57.67%,环比+29.99%。公司Q2业绩基本上兑现金价上涨带来的业绩弹性。
核心产品产销量数据:上半年,矿产金产量3.72吨,同比-10.58%,销量4.12吨,同比-6.58%,其中Q1/Q2产量分别为1.77/1.95吨,Q1/Q2销量分别为2.03/2.09吨;上半年产量略微不及预期(略不及全年计划的50%),但由于销售部分去年年底的库存(24年末有约540kg库存),所以销量基本符合预期。2025年经营计划:黄金产量不低于8吨。
黄金售价和成本数据:上半年沪金均值723.94元/克,公司合质金销售均值724.83元/克,售价基本符合市价。成本方面,上半年合并摊销后克金成本为150.96元/克,其中Q1/Q2成本分别为147.87/153.96元/克,Q2环比+4.12%,预计全年的成本不会有大的变动,成本优势仍非常突出。
资源为先,未来成长性值得期待:1)Osino是2024年收购的矿山企业,实现了海外并购项目零的突破,其主要资产为位于纳米比亚的Twin Hills金矿项目,金资源量127.20吨,金储量66.86吨,项目已启动建设,选厂建设计划于今年第四季度开始,预计2027年上半年投产,预计投产后将带来每年5吨的黄金产能。2)华盛金矿是2021年收购的停产金矿,属于国内稀有的类卡林型大型金矿,找矿潜力巨大,目前正在推进扩证复产工作,项目采用露天开采,生产工艺简单,开采成本也比较低,预计未来将带来每年2-3吨的黄金产能。
风险提示: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黄金价格大幅回调;安全和环保风险;远期扩张摊薄回报的风险。
报告正文
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收92.46亿元,同比+42.14%;实现归母净利润15.96亿元,同比+48.43%;实现扣非净利润15.98亿元,同比+41.87%;实现经营活动净现金流26.19亿元,同比+28.21%。公司25Q2实现营收49.24亿元,同比+31.95%,环比+13.95%;实现归母净利润9.02亿元,同比+57.67%,环比+29.99%;实现扣非净利润8.95亿元,同比+42.66%,环比+27.12%。公司Q2业绩基本上兑现金价上涨带来的业绩弹性。
核心产品产销量数据:今年上半年,矿产金产量3.72吨,同比-10.58%,销量4.12吨,同比-6.58%,其中Q1/Q2产量分别为1.77/1.95吨,Q1/Q2销量分别为2.03/2.09吨;上半年产量略微不及预期(略不及全年计划的50%),但由于销售部分去年年底的库存(24年末有约540kg库存),所以销量基本符合预期。另外今年上半年,矿产银产量61.83吨,同比-24.82%,销量81.49吨,同比+9.93%;铅精矿产量4354吨,同比-14.00%,销量5393吨,同比+21.60%;锌精矿产量7917吨,同比+40.90%,销量9136吨,同比+37.93%。2025年的经营计划:黄金产量不低于8吨,其他金属不低于2024年。
黄金售价和成本数据:上半年沪金均值为723.94元/克,公司合质金销售均值为724.83元/克,售价基本符合市价。成本方面,上半年合并摊销后克金成本为150.96元/克,其中Q1/Q2合并摊销后克金成本分别为147.87/153.96元/克,Q2环比+4.12%,预计全年的成本不会有大的变动,成本优势仍非常突出。
资源为先,未来成长性值得期待:1)Osino是2024年收购的矿山企业,实现了海外并购项目零的突破,其主要资产为位于纳米比亚的Twin Hills金矿项目,金资源量127.20吨,金储量66.86吨,项目已启动建设,选厂建设计划于今年第四季度开始,预计2027年上半年投产,预计投产后将带来每年5吨的黄金产能。2)华盛金矿是2021年收购的停产金矿,属于国内稀有的类卡林型大型金矿,找矿潜力巨大,目前正在推进扩证复产工作,项目采用露天开采,生产工艺简单,开采成本也比较低,预计未来将带来每年2-3吨的黄金产能。
法律声明
本公众号不是国信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只是转发国信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观点,订阅者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而对其中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误解和歧义。提请订阅者参阅国信证券已发布的完整证券研究报告,仔细阅读其所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国信证券对本公众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公众号中资料、意见等仅代表来源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研究观点可依据国信证券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布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国信证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公众号中资料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