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医趋势)
8月15日,全国医疗保障工作年中座谈会在陕西西安召开。会议总结2025年上半年医保工作成效,部署下一步重点任务。国家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章轲作工作报告,副局长施子海主持,副局长李滔出席,各省医保部门负责人等参会。
2025年上半年医保工作成果(主要):
1、全面从严治党:以 “人民在我心中” 党建品牌为牵引,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医保高质量发展。
2、医保基金管理整治:扎实开展基金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通过药品追溯码治理 “回流药” 骗保顽疾,累计归集药品追溯码数据近 600 亿条。
3、参保基础夯实:落实参保长效机制,支持灵活就业人员、新就业形态人员在就业地参保,持续完善居民医保筹资机制。
4、综合保障巩固:提升住院和门诊综合待遇,上线医疗救助信息平台,支持慈善力量参与救助,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
5、生育支持加大:
全国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2.53亿人,1-6月待遇支出678.32亿元;
5 个省份实现政策范围内住院分娩医疗费用全额保障;
18 个省份全面实现生育津贴直接发放给参保人。
6、支付机制优化:印发《关于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按病种付费实现统筹地区全覆盖,所有统筹地区均建立医保数据工作组。
7、价格管理深化:启动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内蒙古、四川等试点省份平稳实施首轮医疗服务价格调价,编制10批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修订价格招采信用评价制度。
8、结算改革推进:
29 个省份预付医保资金786 亿元;
截至6月底,超90%的统筹地区实现即时结算,拨付时限压缩至申报后20个工作日内;
医保基金对医药集采企业直接结算平均周期压缩至30天以内,推进 “医保 + 商保” 同步清分结算。
9、便民服务提升:
30 个省份及兵团的337 个地区开通医保钱包,实现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跨省共济;
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达2 亿人次,共济金额261.73 亿元;
上海、江苏等 9 省份上传影像云索引1600 万余条。
下一步医保重点工作部署主要包括:
赋能医疗机构发展:
启动制定按病种付费3.0版分组方案,助力医疗机构提质增效;扩大即时结算范围,将协议结余分配给守法机构,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
赋能医药产业创新:
落实创新药支持措施,开展2025年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探索集采协议期满全国统一接续采购,健全药品价格形成机制。
保障群众健康:
提高门诊保障水平,引导慈善参与救助,支持商保覆盖医保外费用;2025年底基本实现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跨省共济。
巩固医保基本盘:
推进定点医药机构规划试点,扩大 “四不两直” 飞行检查覆盖所有统筹地区及基金使用主体。
完善生育保险制度:
将灵活就业人员等纳入覆盖,探索产前检查服务包,逐步将分娩镇痛纳入基金支付,支持生育津贴直付。
全面实施长期护理保险:
规划长护服务机构,支持基层提供长护服务,鼓励商保开发衔接产品,推进照护师培训与等级认定。
推进医保标准化:
完善信息业务编码标准,实现跨区域/层级/部门协同,归集电子病历作为支付凭证。
推进医保数智化:
从 “被动支付” 转 “主动赋能”、“疾病补偿” 转 “健康投资”,助力疾病预测等研究,带动AI健康管理等产业链。
推进医保科学化:
建立综合价值评价体系(覆盖安全性、有效性等维度),结果作为医药上市、医保准入、价格调整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