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丞 洪观新闻记者 高学斌
2019年5月,33名上海医疗专家首次在南昌县人民医院集结,开展“昌南情·健康行”暨“三请三回”医疗专家义诊活动。彼时的义诊虽规模有限,却为沪赣医疗协作埋下了关键火种。
六载乡情牵线,百名专家返乡,万千百姓受惠。南昌县“昌南情·健康行”暨“三请三回”医疗专家义诊活动以乡情为纽带、以健康为使命,依托驻外联络机构与异地商会的搭桥,成功引入上海、广东、浙江、北京等地的优质医疗资源,更通过持续的技术帮扶和机制创新,为县域医疗体系注入了持久发展动力,努力为群众提供更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
义诊活动从点到面蓬勃发展
2021年,30余名上海专家以“红色公益行”践行桑梓情怀,来到南昌县开展义诊,并通过开展学术讲座等活动深化技术帮扶;2023年,杭州、广东专家团相继加入,全年三批专家接力义诊,粤赣医委会向南昌县县属医院捐赠医学典籍,并开通疑难病症转诊“直通车”,使资源联动突破地域限制。
至2025年盛夏,上海瑞金医院、中山医院专家再赴向塘镇中心卫生院时,“昌南情·健康行”暨“三请三回”医疗专家义诊活动已累计邀请152人次专家,开展义诊10余场,惠及群众超5000人次,单场接诊量突破千人。
若说早期义诊重在“输血救急”,近年来的则更着力于“造血强基”。
2024年5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名医工作室正式落户南昌县人民医院,由副主任医师黄威领衔的医师团队与南昌县人民医院签订长期协作协议,将胸外科创研能力系统植入县级医院。
这一模式在2025年进一步升级:上海专家团摒弃“一次性帮扶”旧例,转而构建“义诊+授课+带教”三维赋能体系——上海瑞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史习宝在南昌县人民医院开展全英文授课、带教查房及疑难病案讨论;徐贵华、覃光辉等专家围绕肺结节诊疗、失眠干预等专题,向百余名基层医务人员倾囊相授;专家徐佩英更与南昌县中医院内分泌科结对,共商中西医结合诊疗路径。
多方共织健康协作网络
六年探索,“三请三回”已凝练出一套成熟的组织范式:以党政主导、商会搭桥、医院承办为铁三角,南昌县(上海)商会六年六次组织返乡活动,县工商联、县卫健委及医疗集团协同落实。
在此框架下,资源整合能力持续精进。南昌大学上海校友会、粤赣医促会等组织相继加盟,商会精准匹配县域高发疾病与专家专长,如2025年针对心脑血管、肿瘤等薄弱学科特邀瑞金医院精锐团队。
值得一提的是,多学科专家主动与对应科室表明在远程会诊、技术指导、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度合作的意愿,使技术传递从“候鸟式”支援转向“扎根式”共生。
与此同时,服务半径向基层纵深延伸——2024年义诊活动开展至向塘镇中心卫生院,2025年县、乡、村三级联动义诊已成常态,专家足迹深入乡镇街巷,让健康关怀直达最需关切的群体。而合作内涵亦超越诊疗本身,如2023年广东专家团捐赠的医学典籍成为县级医院教研宝典;2025年开展的学术讲座聚焦基层最迫切的慢病管理、肺结节筛查等议题,使帮扶直击痛点。
如今,“三请三回”已从饱含桑梓情怀的初心火种,淬炼成南昌县践行《“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的关键引擎——名医工作室成为技术扎根的枢纽,将远程诊疗与全周期健康管理延伸至县乡末梢,使“整合型服务体系”从蓝图化为生命的守护。
这场跨越地域的“健康同心圆”正向更广处延展——联动教育、产业等多领域乡贤资源,让健康福祉升维为发展动能;贯通预防、诊疗、康复链条,以全民健康托举民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