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运经纪)
近日,“KULJAK ARROW轮”从董家口港运输 4.2 万吨液体烧碱开往澳大利亚,该轮具备切换散货与液货运输的能力。其液货舱采用双壳结构,配备独立的温度控制系统,可满足烧碱等化学品的远洋运输要求。
海湾港务HW1# 泊位为3万吨级液体化工专用泊位(水工结构兼顾 8 万吨级),可实现液碱 “船—管道—厂”无缝衔接。本次靠泊过程中,调度团队通过预排计划将船舶在港时间压缩至90小时,较传统模式提升效率 25%。
在全球航运业向低碳智能化转型的背景下,多用途船舶的需求正快速增长。未来,随着IMO全球碳税政策实施,这种“双向满载”模式将更具竞争力 —— 通过提升船舶载货率,可使单吨货物运输成本降低约8%。
青岛海湾液体化工港务有限公司是由青岛市政府国资委批准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液体化学品港口装卸和仓储服务。公司成立于2011年8月26日,由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湾集团有限公司、青岛海湾化学有限公司三方合资成立,注册资本3亿元人民币。公司的经营范围为液体化工品港口装卸、储存。
海湾港务作为青岛港董家口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3万吨级和2万吨级两个专业化泊位(设计年通过能力260万吨),目前已形成涵盖乙烯、烧碱、苯乙烯等11类危化品的装卸体系。具备装卸乙烯、苯乙烯、苯、EDC、丙烯、LPG等不同种类的液体化工品的能力,是一座集进出口装卸、储运、周转为一体的综合性液体化工品码头。
随着青岛港集团、海湾集团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化工品市场长期需求旺盛,公司发展前景广阔。
上一篇:政策加码氢能全产业链加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