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妇女报)
转自:中国妇女报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鹏
盛夏的暑气还未散尽,摩挲着看了无数次的录取通知书,19岁的田艳青对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充满了期待。
不久前,在湖北省巴东县清太坪镇青果山村的一座农家小院里,田艳青从邮递员手中接过了985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太不容易了!”看着身材瘦小、拄着拐杖的田艳青,在场的人们无不感慨。整整12年,这个从小被称为“玻璃娃娃”的女孩,终于用621分的高考成绩,向命运证明了自己的坚强。
众人托举,克服病痛坚持求学
2006年出生的田艳青,自小便被“成骨不全症”缠上——这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疾病,患者骨骼如同玻璃般脆弱,轻微碰撞就可能折断。尽管父母小心翼翼地照料着田艳青,但她出生后还是经历了7次右腿骨折。
6岁那年,因病情加重,刚踏入小学20多天的她被迫中断了学业。为了照顾田艳青,母亲张彩林从此成了她的“专属看护”,父亲田从兴也不得不放弃外出工作,靠就近打零工维持全家生计。
在田艳青最需要光亮的时候,支教老师袁辉主动找到了家里。
袁辉是江苏徐州人,2012年从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后来到巴东清太坪镇支教。得知田艳青的情况后,这位刚走出校园不久的年轻人毅然扛起了“送教上门”的担子。
从袁辉所在的姜家湾教学点到田艳青家有3公里崎岖山路,袁辉就利用休息时间,每周3次徒步往返。两年后,袁辉调至白沙坪小学,“送教”路程增加至8公里,他买了一辆二手摩托车,继续风雨无阻地为田艳青上门授课。这样的“送教”持续了整整6年,直到田艳青顺利升入初中。
“袁老师是个开朗风趣的人,经常鼓励我。”田艳青回忆,袁辉除了为她送来知识,也一点点帮她打开了曾经封闭的内心。
正是这份陪伴,让田艳青慢慢生出直面病痛的勇气和以轮椅为课桌的毅力。进入清太坪镇初中后,她的求学路进入新阶段,身体状况也奇迹般有了好转。
靠着顽强的意志,田艳青的学习成绩在班里始终名列前茅。2022年,她以790分的中考成绩考入省级重点高中巴东一中。
高中3年,挑战继续升级。面对陡增的学业压力,田艳青常因过度劳累而感冒,老师们和爱心人士就经常给她送来营养品,学校也在教室旁为她安排了休息室,这份暖意给了田艳青坚持下去的底气。高中期间,她继续保持优异的成绩,直至最后冲刺的到来。
梦想成真,以心为翼振翅高飞
今年高考结束后,田艳青预估自己的分数在600分左右,查分的结果却给了她大大的惊喜——她考出了621分的好成绩。
田艳青第一时间打电话向袁辉报喜。得知喜讯后的袁辉也特意赶到田艳青家中,与她分享这份喜悦。
“青青非常优秀,考上重点大学是迟早的事。”袁辉的语气中透着掩不住的欣喜和骄傲。
“这么多年,他比我们当父母的还要操心。”张彩林眼含热泪地说。实际上,袁辉的帮助不仅为田艳青的求学之路打下了扎实基础,也影响了她后来的人生选择。在捕捉到田艳青在历史人文领域的天赋与兴趣后,袁辉鼓励她多涉猎相关知识,正是这种引导,让她在填报志愿时选择了历史专业。
“如果没有袁老师,我可能连小学知识都学不完,更别说考上大学了。”田艳青说。
“袁老师说过,只要你能提供你自己的价值,就是在给社会作贡献。这句话我一直记得。”田艳青说,自己小时候的愿望是当老师,希望在大学期间好好研究历史,未来可以温暖他人、回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