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辽宁日报)
转自:辽宁日报
图为在加沙城,民防部门工作人员查看以军袭击后的废墟。 一名男孩在加沙城以军袭击后的废墟上搬运物品。加沙地带遭轰炸后的现场有多惨烈,或许救援人员最清楚。
现年32岁的民防部门工作人员马哈茂德·马吉迪·哈苏纳穿着橘红色安全背心,无数次赶往轰炸后的废墟现场,闻着硝烟和尘土的味道,听着呼救的声音。生与死就在一线间。
“在多次轰炸中,我失去了亲人,目睹了整个街区被夷为平地。我很清楚,早到现场一分钟或者多逗留一分钟,都意味着或许能多救出一条生命。”哈苏纳告诉记者。
以色列对加沙地带持续严酷封锁,救援人员因此缺乏设备和燃料。此外,道路严重损毁或以军持续轰炸,现场难以接近,这都让一场场与时间的赛跑充满无力感和遗憾。
加沙地带民防部门发言人马哈茂德·巴萨勒告诉记者,饥饿和体力透支增加了救援人员现场作业的风险。“有时我们连续工作超过16小时,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食物,可我们知道,有人在黑暗中等待着我们。”他说,“饥饿影响专注力和行动能力,但我们已经学会了适应。”
“我们的工作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项人道主义事业和一份责任。”哈苏纳说。
据新华社加沙8月18日电
下一篇:推出“一人一名片”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