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夜幕初垂,山风裹挟着21摄氏度的清凉拂过铜仁市龙塘坳。落霞台前,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举着相机定格“半江瑟瑟半江红”的瑰丽晚霞;美食一条街上,人潮涌动,烧烤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
这幅“夜经济画卷”,是铜仁市碧江区川硐街道党工委坚持党建引领、政府搭台、生态筑基、群众共享,创新打造“21℃龙塘坳·晚霞不夜城”品牌的生动缩影。
碧江区川硐街道党工委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夜经济如何闯新路”大讨论,让党建引领夜经济治理,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服务管理,促进文旅融合,推动夜经济发展。成立“龙塘坳红·夜经济兴”功能型党支部,吸纳商户党员、村干部、执法队员为骨干,设立党员责任区,组织党员亮身份、践承诺,在规范经营秩序、化解矛盾纠纷、保障安全卫生等基层治理环节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当地形成“党建强、治理优、经济活”的良性循环。召开商户“诸葛会”、居民院坝会等30余场,收集群众建议62条,将群众的“金点子”转化为规划的好路子,形成党支部牵头、党员带头、群众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为了给夜经济铺就高质量发展赛道,碧江区川硐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当好服务者与护航员。立足当地的天然资源,讨论发展规划,完善公厕、卫生、水电等基本服务保障,明确定位,系统布局烧烤区、儿童游玩区、农产品销售区、篮球场及健身区等。
整合公安、交警、城管、环卫等各方资源,打造规范有序、安全和谐、独具特色的“21℃龙塘坳·晚霞不夜城”。并聚焦主题,举办文艺演出活动引流带动,形成吃、购、游、娱一体化场景。
同时,组织种植了100余亩向日葵花海,打造白游花海、晚赏霞光、深夜逛街的消费全天候业态,打造“观晚霞+游花海”的体验空间。
夜间经济的打造,不仅有效促进了川硐街道居民的增收,还提升了城市活力和知名度。
如今,川硐街道的夜经济,已成为不少居民家门口的“金饭碗”。夜市直接创造灵活就业岗位400余个,为本地居民、返乡青年、小微创业者提供了低门槛、高灵活性的增收平台。
此外,该夜市也成为当地居民社交的“新客厅”——邻里相约逛夜市、品美食、话家常,疏离感在灯火与笑语中消融。邻里关系在共同体验各类主题活动中愈发融洽和谐,村民认同感与归属感显著增强。
目前,凭借独特的氛围与良好口碑,龙塘坳夜市影响力已辐射周边区域,“去川硐龙塘坳逛夜市”已成为本地居民向外推荐的热门选项,有效提升了川硐街道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为区域发展注入新的吸引力。
数据显示,自夜经济启动以来,龙塘坳区域夜间客流量峰值突破5000人次,摊位日均消费收入2000元以上,日均消费总额33万元以上,商户平均营收增长58%。
“21℃龙塘坳·晚霞不夜城”不仅成为当地闻名的避暑夜游目的地,更探索出一条“党建红”引领“生态绿”、激活夜经济、点亮“百姓灯”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方标)
上一篇:缅甸将于12月28日开始举行大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