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日报)
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记者 刘宏章
通讯员 王筱瑜
“没想到返乡报到这么方便!线上提交材料、线下窗口核验,很快就办完了所有手续,阿拉善对退役军人的服务既贴心又给力!”8月5日,刚从部队退役的彭梓轩谈起近日拿到落户回执时的情景,仍难掩激动之情。
这是阿拉善盟推行退役军人“线上+线下”便捷服务的一个生动缩影。今年以来,阿拉善盟围绕退役军人安置、就业创业和双拥共建等重点工作,精心谋划、精准发力,打出行之有效的“组合拳”,全力推动政策红利精准落地,助力军地情谊持续升温,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注入强大动力。
“数据库里有我的详细信息,社区网格员还主动联系我讲政策,感觉就像从没离开过组织。”落户后的贴心服务赢得不少退役军人的称赞。据了解,今年以来,阿拉善盟通过“退役军人服务一件事”综合窗口和网上平台,为20余名返乡退役军人提供“一站式”报到服务,为800余名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等完成年度登记,为300余名退役军人建立落户数据库,提供精准服务。
在今年阿拉善盟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的春季适应性培训中,AI电商、求职面试等“新技能”颇受退役士兵欢迎,大家纷纷报名参加。“以前怕跟不上职场节奏,学了这些课程后,不仅增长了自身本领,投简历、面试也更有信心了。”退役军人夏柑说。阿拉善盟紧扣低空经济风口,开设无人机驾驶、低空应急救援等特色培训,24名退役军人参加培训,均获得资格证。“无人机操作课太实用了,让我们触摸到了低空领域蓬勃发展的脉搏。相信这一技能不仅能成为我转型路上的‘硬本领’,更能打开新的职业窗口。”拿到无人机驾驶资格证的退役军人徐云霄高兴地说。
今年,阿拉善盟还通过举办“春风送岗”“戎耀新程·就业护航”“戎军智聘”等线上线下招聘会,为退役军人与用人单位搭建起高效对接的桥梁,持续拓宽退役军人就业的渠道,让不少退役军人借此平台,找到了适合的工作岗位。据了解,目前已有12名退役军人经选拔加入消防员队伍,2人成功考入事业单位,还有多人通过公益性岗位实现了稳定就业;在学历提升方面,有19名退役士兵顺利取得专升本免试资格,为个人长远发展拓展了上升空间。
在自主创业的道路上,阿拉善盟各项扶持政策为退役军人提供了坚实支撑,该盟退役军人事务局持续加大创业贷款政策宣传推广力度,今年为退役军人发放贷款294.86万元,为相关企业减免税费18万元,切实激发了退役军人群体的创业创新活力。同时,阿拉善盟与包头市携手打造“区域合作联盟”,通过跨区域资源共享、政策联动,在就业岗位对接、创业项目扶持、技能培训资源互通等方面不断拓宽渠道,为退役军人全方位搭建起多元发展的广阔平台。
“‘崇军贷’解了我的燃眉之急,现在饭馆的生意越做越红火。政策给力,我们创业也更有劲头!”拿到贷款的创业退役军人沈君生说。
为了切实解决驻军部队急难愁盼问题,今年以来,阿拉善盟投入107.19万元走访慰问军(警)部队和优抚对象,为部队营区种植200棵绿树、给森林消防大队安装5台空调;协调地方医院为官兵开通体检绿色通道,300余名官兵享受到便捷的健康服务;联合教育部门解决12名军属子女入学问题,让戍边人无后顾之忧。
此外,今年以来,该盟以文艺拥军为重点,组织乌兰牧骑的“红色文艺轻骑兵”走进边防哨所,以12场饱含深情的慰问演出致敬戍边卫士,5000余名官兵在欢声笑语中凝聚起守边固防的磅礴力量。“演出太精彩了,胸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我们守好边疆的决心更坚定了。”观看演出的官兵,振奋不已。
如今,从安置就业的“精准滴灌”到双拥共建的“双向奔赴”,阿拉善盟用真心实意的服务,让退役军人在“第二战场”续写荣光,让军地情谊在携手共进中愈发深厚。“今后我们将继续优化服务体系,强化军地联动,以更扎实的举措、更暖心的保障,推动退役军人工作与双拥共建工作再上新台阶。”阿拉善盟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包塔拉表示。
上一篇:驼乡边关“石榴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