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治日报)
转自:法治日报
□ 本报记者 王 春 □ 本报通讯员 吴立伟 徐志杰 “钱都到账了,也和我哥好好谈过了,太感谢法官、太感谢法院了!”7月初,成功收到执行案款的阿兰(化名)紧紧握住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人民法院执行法官吴立伟的手,声音哽咽里带着一丝释然。 事情源于2024年。阿兰和阿强(化名)这对兄妹共同继承父母的一套房屋出售后,190余万元的售房款原本约定由阿强先代领,然而巨款入手后阿强却变了卦,只肯分给阿兰30万元。沟通无果,亲情也出现裂痕,阿兰向海曙法院起诉。经审理,法院判决阿兰应得售房款的三分之一。 判决生效,阿强却迟迟未履行。阿兰无奈申请强制执行,案件由吴立伟承办。 进入执行阶段后,阿强又和吴立伟玩起“躲猫猫”,通知不收、行踪不定,在最后一通电话里更是扬言:“要钱没有,大不了你们来抓我关几天!” 面对这种既漠视法律又忽视亲情的顽固态度,吴立伟决定双管齐下,一面积极联络阿兰获取更详细的信息,一面循着蛛丝马迹寻找阿强的下落。 “执行不是终点,修复才是关键。”吴立伟深知执行不仅要维护法律的威严,更要尽可能挽救这段破碎的兄妹情谊。和解与修复,始终是他心中的首要选项。 转机伴随着一通急促的电话到来。 “吴法官,我哥就躲在乡下的老房子里!”阿兰的声音透着激动和急切。收到线索后,吴立伟迅速部署,确定于第二天凌晨时分行动。 翌日,天刚蒙蒙亮,伴随着晨曦初露的袅袅炊烟,车轮碾过乡间的土路停在一处院落前,吴立伟一行将正准备出门的阿强堵个正着。面对突然到来的执行法官,阿强方寸大乱,之前的强硬态度瞬间瓦解,取之而代的是深深的局促与不安。 将阿强传唤至法院后,吴立伟先严正告知阿强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但紧接着,谈话的重点就转向了“情”。他语重心长地说:“你们父母留下这套房子不是让你们兄妹俩争的,是给你们共同的念想和依靠。” 威严公正的法理和循循善诱的劝说交织在一起,句句敲在了阿强紧闭的心门上。他紧绷的肩膀垂了下来,声音带着闷闷的懊悔:“法官,我会还我妹妹钱的。” 时机成熟,吴立伟赶忙组织这对兄妹面对面进行交流。随着沟通不断深入,积压的委屈、误会乃至怨恨被一点点疏导开解。阿强表达了迟来的悔意,阿兰也放下了部分心防。兄妹二人达成和解,当场给清了全部钱款,并约定兄妹俩以后要和和气气、常来常往。尽管伤痕犹在,但沟通的渠道重新打开了,这场“拉锯战”终于圆满画上了句号。
上一篇:法治为“世界工厂”出海强基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