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衢州日报)
转自:衢州日报
本报讯 (报道组 郑晨 通讯员 吴怡婧 蓝燕红) 8月14日,笔者来到位于柯城区石梁镇中央方村的“小米院子”农家乐。院外水塘经清淤整治后,碧波荡漾,几位客人正执竿垂钓;庭院里,罗汉松斜倚着茅草茶亭,山茶树掩映着露天烤炉——这些由老板方振与弟弟方兴亲手设计的乡土景观,让占地700平方米的“小米院子”焕发了新生。
“有家银行计划在我这里进行团建,预约了20人,主要原因是我这里能钓鱼能开会,而且鱼现钓现烧。”方振说。
院内炊烟袅袅,紧邻水塘的30亩方家家庭农场正铺展着丰收画卷。“农场是父亲和我们兄弟的心血。”方振说,农场内主要种植了葡萄柚、胡柚,代代果药材正在试种中。
方振身兼医药代理,仍每周回农场查看作物;方兴夫妇则专注经营,把农场时蔬端上餐桌,用鱼塘开发钓龙虾体验,多功能厅里还配置了投影仪等。“去年接了40多场团建,三大通讯商、医院、银行等单位的团建常包场。”方振说,他们还计划在院子里架上观景帐篷,让客人享受夜宿听蛙鸣、晨起摘果钓鱼的乐趣。
与此同时,在14公里外的石梁溪双溪村寺桥自然村,紧邻石梁溪的“桥头农庄”老板娘赖春英正迎接着顾客。“往年这时,溪里挤满玩水的人,门口堵车排长龙!”她说。尽管今夏受上游重大项目施工影响,客流减少,但双溪村的地理优势、气候条件仍吸引着不少游客前来避暑。赖春英对未来的自信还来自“成本账”:“自家的房屋免租金,婆婆种菜、自养土鸡,去年营收超40万元……在家开农家乐,比外出打工强。”
今年以来,面对消费市场有待提振、工程车扰动溪水清幽等挑战,石梁镇党委以“微改造”破局。全镇80余家农家乐、15家民宿中,像方振这样的党员经营者率先升级,其他经营产业配合村里整治环境,让竹篱里的菜畦更显野趣。在柯城区农业农村局、柯城区文旅体局等单位的支持下,石梁镇还同步组织厨艺培训、设计团建线路,主动帮农户对接企业客户等。
“我们将锚定民宿农家乐提质、村民增收目标持续发力。”石梁镇党委负责人表示,石梁镇通过党员示范户引领升级、精准对接客源、深化“微改造精提升”等举措,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共富动能,让每一处“农家灶火”点亮村民共富的“希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