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8月19日)“出伏”
一年中暑气最盛的日子要结束了
但从“出伏”到秋分
气候逐渐干燥
昼夜温差加大,气温忽冷忽热
此时,对身体的养护尤为重要
“出伏”后应该如何养生?
一起了解
“出伏”后的一个多月要格外注意
“出伏”是由夏入秋、由热渐冷
此时
气温波动较大
很多人会出现咽喉肿痛
口干舌燥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有心脑血管问题的人群
这段时间要做好保养
预防中风、心梗、脑梗的发生
“出伏”后有“三防”
■防“秋老虎”
“秋老虎”是指“出伏”后短期回热的35℃以上的天气,持续半个月至两个月不等,整体上气温较高,比较闷热。
■防“秋燥”
“秋燥”是“出伏”后随着天气逐渐干燥,经常出现的皮肤干燥、鼻咽干燥、咳嗽等症状。
■防“秋乏”
人的身体经过夏天的消耗后,此时到了一个周期性的休整阶段,容易产生疲惫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秋乏”。
“出伏”后养生记住这6点
■睡得早一点
我们常说“春困秋乏”,“出伏”后很多人容易感到疲乏无力,但这是换季时的正常现象,不必过于担心。
专家建议,相较夏季可以增加一小时的睡眠,或者通过午睡来增加睡眠。
■吃得润一点
这个时节,饮食重点在于润,可以多吃润燥的食物,如百合、蜂蜜、梨、银耳、牛奶等;多吃维生素含量高的新鲜蔬果,如西红柿、芹菜、萝卜等。
建议尽量少吃或不吃燥热、油炸、肥腻的食物,冰镇西瓜、冰激凌等也最好减少。
■心情好一点
“出伏”之后,要注意静心平气,尽量避免情绪大起大落。可以适当锻炼,对中老年人来说,可选择平缓轻松、出汗较少的运动,如打太极拳、散步、八段锦等。
■喝水多一点
预防秋燥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喝水,喝点茶,如荷叶茶、玫瑰花茶等也是不错的选择。
■穿得暖一点
“出伏”后这段时间,昼夜温差变大,要注意早晚防寒,根据气温变化增减衣物。
快转发给相亲相爱一家人吧
来源/云上兵团客户端 央视一套微信公众号
编辑/卿璟妍
上一篇:松煜科技新光伏项目奠基开工!
下一篇:19日投资提示:东时转债复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