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庞众望:坚定向前,做最好的自己
创始人
2025-08-18 20:26:39
0

来源: 人民日报

8月16日晚,《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名单揭晓,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在读博士生庞众望获评2024年度人物。

大学里,庞众望经历了哪些成长?如何看待大众的期望与自己的期望?对大学新生有什么建议?人民日报记者近日进行了采访。

记者:很多人认识你是通过2017年的高考。如今,几年过去,你会怎样介绍自己?你喜欢自己目前的状态吗?

庞众望:介绍自己的话,我会说,一个正在努力做科研的工作者吧!

我还是很喜欢自己现在的状态的。作为博士研究生,主要的工作是发现问题,找到方案解决问题,再动手实施这个方案,最后产出成果。我们要考虑的事情其实很简单,就是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这样的一个循环。这样的状态,我反而觉得是很单纯,也是很让我喜欢的。我也希望尽我自己最大的努力,把自己喜欢的科研做好。

记者:许多同学初入大学时会有一段比较迷茫的时间。对你而言,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你是怎样找到对科研的热爱的?

庞众望:刚到大学的时候,大家大都是处于一个探索摸索的状态。很多人都会做一点点学生工作,一点点志愿服务,一点点科创,从中找到自己更擅长哪个。

大学刚开始那两年,我其实也是有点迷茫的,也在摸索的过程中。后来接触科研之后,我从中找到许多快乐。

大学三年级的时候,我加入了一位老师的SRT(大学生研究训练)项目,也是在那个时候学会了怎样读论文,怎样做科研。在那个过程中,我发现自己更喜欢和更擅长还是科研方面的工作。我在读论文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很喜欢去琢磨一些事情。当我找到一些我认为很新颖、很不错的点的时候,当我捕捉到论文中作者一些深层次的思考时,我会非常开心。我发现自己可能更适合、更擅长,也更希望从事研究工作。

进入大学前,我既是坚定的,但也是懵懂的。坚定在于我知道我自己要努力地学习,我要冲出去,但懵懂就在于我不知道要冲去哪,对人生还缺乏规划。来到清华之后,我更有方向、对人生更有规划了。未来我要如何去做、要去做什么,我不再只是看眼前的一点点了,而是会向前多看一些。

我在清华读的是精密仪器系,已经在这里学习成长了8年时间。我们精仪系经常会讲,“精益求精,止于至善”,鼓励同学们矢志报国。我想,我们有责任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上不断超越。

大学里,如果你处于一个比较迷茫的状态,可能要去一点点地尝试,发现自己更喜欢什么。如果你是一个很坚定的状态,就要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

记者:读博、科研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一些困难?你是怎样克服的?

庞众望:最困难的一段时间是从博士二年级到博士四年级。在导师鼓励下,我选择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研究方向,尝试攻关一个测试系统,用于超稳激光相位噪声的测量,花了两年的时间去磨一个工作。技术方案其实很快就定下来了,但实际去做的时候,会面临很多细节性的问题。诸多细节性问题,反复磨,磨的也是一个人的心气。那段时间,自信心的确不够。但到今天,整个工作结束之后,又到了柳暗花明的状态。

博士期间,难免会遇到做不出成果的状况。我觉得遇到这种状况的时候,要清晰判断自己的能力够不够完成这项工作,同时要判断这是不是一个能够完成的工作。如果确定自己有能力、有信心,而且这个工作是可以完成的,就要坚定地走下去。中间耗费多少时间,可能反而是次要的。

其实,跌倒、爬起来,再跌倒、再爬起来,那种韧性也是从小家庭带给我的一个底色。虽然我可能家庭条件不是非常好,但母亲很少在我面前表现出悲观,她总是把我往好的方面去引导,让我有一个相对而言更开朗乐观的心态。我想,这是我人生的一种底色,这种底色无论我以后走得多远,都不会褪色。

人生的不同阶段,面临的困难是不同的,但相同的就是要坚定向前的信念。

记者:你的名字叫“众望”,你怎样看待众人的期望、自己的期望?

庞众望:刚刚说到,来到清华的第一个成长,是更有方向、更有规划了。

第二个成长就是,刚来清华那段时间,我其实是比较在意外界对我的看法的。那时,我对自己的能力到底在哪里、能达到什么样一个水平,我是没有认知的。不“知己”,所以对外界的看法很在意——我会反思自己是不是达不到那样的一个水平。

但是在清华的这些年,我摸透了自己能做到什么水平、我的能力边界到底在哪,我也认同,有一些事情可能在自己的能力边界之外,有一些事情可能我不擅长。而我“知己”了之后,其实反而对自己更有信心了。我知道有些事情我可能做不到别人的要求,但是同样的,我也知道有些事情我能做到,所以我可以拼尽自己的全力去把这些事情做好。

在我进入清华之后,很多人都会对我的未来有一些期望。其实在进入大学之前,我的父母对我的未来也是很有期望的,我自己对我的未来也是很有期望的。我觉得在这样一个期望的氛围下,最重要的就是要发现自己,要看清自己,认清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认清自己能做到什么、做不到什么。知道自己清晰的能力边界之后,要在自己能做到的范围内,把可以做到的事情努力做到最好(但并不一定是奢求自己做到完美)。

我想,回应大家的期待,其实最重要的也是要在自己的能力边界之内,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我觉得这就已经回应了大家的期待。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所长和所短,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位和分工。要找到自己的定位,在自己的位置上,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

记者:大学即将开学,也有一些经济相对困难的新生进入大学,你对大家有没有一些建议?

庞众望:其实如果从我个人经历来讲,我对学弟学妹们最大的一个建议是,要利用学校宝贵的资源,与优秀的老师、同学、校友多沟通。一定不要畏惧,一定要争取。

我是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一些农村孩子来到大学后,用一个现在流行的词来说,可能会有一些“社恐”。有人可能会说,不要强求一个“社恐”的人接触外界,但我觉得不是这个样子的。接触外界是为了多接触人,去寻找他人身上的闪光点,向他人学习。

我觉得我在博士期间能快速成长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在清华接触了很多人。无论是老师、同学,还有社会上一些爱心人士,以及一些已经毕业的校友,我在和他们聊、和他们沟通的过程中,看到了很多不一样的东西,也学到了很多不一样的东西。

一些学长会提出很多很有建设性的意见,同龄人的成长经历各不相同、对大学生活和人生选择各有看法。跟这些人交流足够多之后,人会变得更加自信,更勇敢地去争取更好的未来,也会变得更加通透,遇到问题的时候不会是很迷茫的状态——你会发现那些问题很多人都遇到过。

人在面对陌生事物的时候往往都会感到一些恐惧。小时候,我接触过的世界没有那么大,去过最远的地方是石家庄,还是因为我心脏病动手术、在医院里呆了几天。除了石家庄之外,我在高中之前几乎没有出过我们县城。没有看到过那样大的世界、见过形形色色的人,没有经历过这么多以前从来没有想象过的事情,自然会感到一些畏惧。

但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踏过这个坎。要从接触未知的过程中,去学习、去成长,让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加丰满。人成长最快的,绝对不是一个人默默地闭门造车,而是见贤思齐。这是让人成长最快的一个途径。

(人民日报记者吴月,王晓霞参与采写)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功率1比8 智能化生产赋能山区... (来源:百姓关注)8月18日,随着最后一片30米T梁浇筑完成,沪昆高速公路扩容工程安盘段土建3标山区...
融创中国拟重组债务规模达95.... 8月18日,融创中国(企业简称)宣布拟进行一系列重组相关交易,包括发行强制可转换债券、向主要股东发行...
王忠林调研汉江国家实验室建设工... 8月18日下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忠林在武汉调研汉江国家实验室建设工作并召开推进会。他强调...
时间调整!国泰海通将于9月实施...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孙永乐 上海报道8月18日晚间,国泰海通(601211.SH)发布公告,宣告将...
嘉必优2025半年报解读:筹资... 嘉必优生物技术(武汉)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在上半年虽有亮眼成绩,但部分财务指标变动...
湖南发展2025半年报解读:信... 湖南能源集团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湖南发展”)于2025年上半年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财务数据呈现出...
亚萨合莱收购云端安防平台Sit...   总部位于瑞典斯德哥尔摩的知名锁具公司亚萨合莱(Assa Abloy,ASAZF)周一宣布收购云端...
光启技术半年报出炉:营收净利双... (来源:北京商报)北京商报讯(记者 张茜琦)8月18日晚,光启技术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
Avalanche 与波摩合作... (来源:吴说)吴说获悉,苏格兰知名威士忌品牌波摩(Bowmore)宣布与 Avalanche 合作推...
近日辽宁部分地区仍有强降雨,各... (来源:东北新闻网)  据天气预报显示,近日我省部分地区仍有强降雨,伴有短时强降水、雷电、大风、冰雹...